當前位置:首頁 > 專欄 > 名家專欄 > 陳偉之 > 正文

試從海洋中國視角化解台海危機(二)

2022-08-31 22:33 作者:陳偉之      閱覽:



台灣玄奘大學傳播學院教授 陳偉之

  試從「海洋中國」概念化解兩岸軍事對峙,其實卅年前就已經有人提出,那是一個互補的想法,希望「大陸中國」珍惜台灣成就,不使台灣琵琶別抱;反之,台灣硬是要向獨立之路,則是自棄於全球華人,必致兵焚毀滅。

  中國大陸《河殤》作家蘇曉康,在評論1992年台北天下雜誌出版的《發現台灣》一書時指出[u1] :

《發現台灣》在描述台灣歷史中所作的關於中西、中日兩個層次的文化比較,綜合了許多學者的洞見。也只有從台灣這樣一個處於中西、中日衝撞地帶的特殊文化位置上,才可能把以往大而化之的籠統比較,變成這種可以把握的具體而為的歷史過程。我想,把近百年中西文化衝突的研究,從聚焦於中心移向邊陲,更重視承受外來文化衝擊,濡染強烈得多的沿海地區,對中國的現代化研究恐怕更有實質意義…。總之,《發現台灣》所打開的台灣歷史畫卷,抹著一種海洋的蔚藍色,它大概是中國文化的邊緣色彩之一。中國或許還該有遊牧文化的草綠色,高原文化的褐紅色等等。可惜,它們都還被埋在那中原文化的土黃色底下。我想,文明由中心向邊陲的移轉,已是中國的大勢,我已經不再把中國未來的期望,寄託給氣數已盡的那個中心。

類似蘇曉康先生寄望台灣能對中國大陸現代化發展做出貢獻的看法,不乏其例。留美的中華民國已故的中央研究院院士余英時,在台北舉辦的大師講座「經濟發展與人文關懷」中即曾指出[u2] :

中國大陸的經濟至今並未獨立發展過,並沒有我所談的從社群內部自己發展出來的經濟發展;大陸經濟成長90%靠的是外國來的錢,其中,恐怕台商就佔了一半。為什麼同樣是共產國家,更早進行經濟改革的蘇聯卻沒有像中國大陸現在這樣的經濟發展呢?原因是蘇聯不像中國有遍佈全球的華僑,大量的資金都往回跑。

綜合蘇曉康、余英時二人的說法,台灣及海外的華人不僅為當今的中國大陸的經濟發展,注入了豐沛的人力與資金,而且勢必成為刺激中國大陸邁向進一步現代化建設的動力來源。

  問題是,台灣及海外華人在當今臺海兩岸政權仍然缺乏互信的情況下,應如何進一步引領並協助中國大陸推動現代化建設呢?這個問題必須從台灣的經濟發展過程中去尋求答案。

  已如前述,四百年來,台灣始終朝向海洋世紀的經貿園地求生存、求發展,而其動力則是源自移民精神。移民精神指的是什麼?堅忍不拔、冒險犯難而已。顯然這只是基本內涵,更深層意義指的是在篳路藍縷、開天闢地的過程中拓展開的視野,以及因而培養的國際貿易能力。而這項能力正是深具大陸性格的中國人民所欠缺的,他們看到的只是有限視野的內陸,亦即落後的陸上貿易。

  如今被世人推崇的國際自由貿易,乃是近代以來海上貿易促成的。就中國而言,近代以前經由陸上絲路接泊,最終且不知交易的貨物流往何處的內陸貿易,已經被時代淘汰,取而代之的正是飄洋過海的海洋貿易。昔日西歐的荷、英帝國曾經因而致富,今日的美、日大國則是獨占鰲頭。

  四百年前,當葡、西、荷等西歐殖民帝國初來東亞之際,台灣即成為他們擄掠的對象,這些亦武亦商的西歐人士且將大陸來台移民,視為勤奮又具有冒險精神的商民,用以開發經貿利益。同時,他們還從中國大陸沿海召募或綁架華人,遣送東南亞各地充當苦力。

  這些西歐商人之所以這麼作為,是因為在他們抵達中國大陸以前,已在東南亞及台灣接觸華人,深知他們既有從商的頭腦,又有吃苦耐勞的毅力。換句話說,也正因為這個過程,使得台灣人得以廣拓視野、深諳海上貿易利益豐厚。明末清初,鄭芝龍、鄭成功父子建立的海上帝國實力,可謂完全取之海上貿易獲得的雄厚財力。

  今日台灣享有的經貿成就,其實是在前人奮鬥的基礎上發揚光大的,台灣當局必須讓中共知道並且珍惜所有;至於企圖利用少數失意政客,勾結外來勢力鼓吹台獨、贏取選票,那是歷史長河中的逆流,實為不智?


 [u1]2余英時,經濟發展與人文關懷講稿,中國時報,中華民國八十九年七月八日,台北,第十四版。

 [u2]3徐宗懋,台灣人論,時報文化公司出版,中華民國八十二年二月,台北,第一七四頁。
 

作者:台灣玄奘大學傳播學院教授 陳偉之
欄目主持:李威侃

 

最近关注

热点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