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專欄 > 名家專欄 > 陳偉之 > 正文

中國、東盟加強合作可避免經濟危機

2022-09-11 16:22 作者:陳偉之      閱覽:



台灣玄奘大學傳播學院教授
陳偉之

  面對俄烏戰爭持續拖延,西歐國家面臨能源危機,以及美國企圖利用爆發台海戰爭拖垮中國崛起之際,中國與東盟必須加緊全面合作,才能度過困境。特別是,台海絕不能發生戰爭,否則將破壞彼此既有的經貿交流成就,統統陷入美國設定的圈套。

  統計顯示,自2008年起,中國就已經成為東盟的重要經貿夥伴,到了2020年,中國占東盟對外貿易的20%左右,排名第一,迄今未變。今年上半年中國與東盟貿易總額高達4,585億美元,同比上漲11.5%,數量驚人。

  上述情況,說明兩年多來的疫情,並未造成中國與東盟經貿關係的嚴重影響;然而,今年二月以來發生的俄烏戰爭,短期內恐怕難以結束,秋冬已屆,西歐國家即將面對能源危機,許多生產事業必然被迫停業,由此造成的工業衝擊可能導致全球經濟危機。

  美國則正面臨高度通貨膨脹,而企圖透過資金加息政策壓制。但是美國進入加息週期後,勢必吸引全球各地美元回鍋,造成其他國家大量資本外流;其結果是,這些國家的匯率、股市,產生非常負面的影響。

  東南亞國家的經貿發展,偏重依賴外來投資,一但面對諸如俄烏戰爭、美國加息等等外部環境造成的經濟危機,這些外來投資就會出現大量的套現外流現象,造成當地金融和社會的動盪。

  此外,值得關切的議題是,美國在川普總統任內展開的對中國所謂加徵關稅的經貿戰,外界認為有利東南亞國家承接中國製造業;然而,如果現任美國總統硬是要促發台海戰爭,結果將會是甚麼呢?

  以越南為例,資料顯示,今年上半年越南製造業發展趨勢良好,外商直接投資約115億美元,同比增長10.2%,是近五年多來同期最高的水準;在外資投入推動下,越南GDP成長達7.7%,十分亮眼。

  有人指稱,越南的經貿得利於中美對峙所造成的亞太地區產業供應鏈變遷所致,作者不以為然。因為現在中國部分產業大量移轉,是其經濟發展必然的過程;即一些需要勞力的低端產業,必然轉移至工資比較低廉的地區;至於高端的產業是不可能在短期內完成移轉的。

  反之,中國在一帶一路倡議之下,對於東南亞各國的投資,才是東盟經濟快速發展的重要因素。自2013年起,中國在印尼、菲律賓、寮國、泰國陸續興建的高速鐵路工程,以及在柬埔寨、緬甸、馬來西亞擴建的現代化港口,都帶動了當地經濟發展。

  實際上,中國在東南亞除了提供傳統的交通和基礎工程建設之外,還大肆協助興建醫療和數位通信產業,這些都是進入廿一世紀造就當地就經濟發展不可或缺的項目。換言之,東南亞各國不可能獨善其身,他們需要中國的投資。

  作者認為美國是無法接受中國與東盟相互友好進展的,因為美國一直視東南亞為其勢力範圍,東南亞各國固然受惠於中國一帶一路的投資,但中國也因此擁有了東南亞豐厚的市場,以及東盟的政經支持。美國為了遏制中國崛起,必須拉攏東盟,圍堵中國擴張。

  如果無計可施,美國激發台海戰爭,不失為一石二鳥之計。因為中國一但武統台灣,勢必消耗國家經濟產能,恐怕一時之間再難投資東南亞各國;而戰爭帶來的外部經濟危機,將更不利東南亞經貿發展。

  美國遙控西歐的北約國家支持烏克蘭抵抗俄羅斯入侵,已在武器、能源傾銷之中,賺得盆滿缽滿,笑得合不攏口;歐洲各國則正在面臨能源短缺、經濟危機的祧戰,苦不堪言。

  東盟是東南亞國家的安全合作機構,希望擁有統一的對外作為,維護共同利益;然而,俄烏戰爭勢必給東南亞國家帶來經濟衝擊;如果台海再發生戰爭,東南亞或將在短期內,因為失去中國這個最大的經貿夥伴,經貿發展會更加困難。

  東南亞國家能完全依靠美國支助嗎? 美國有自身的困境,歐盟國家尚受其害,哪來餘力照顧東盟成員? 俄烏戰爭造成的傷害與悲劇,殷鑑不遠;作者認為中國必須認清事實,不能武力犯台,東盟必須勸阻中國當局、台灣當局以和為貴,不要讓戰爭毀了亞太地區得之不易的和平發展。

 

最近关注

热点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