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 > 科技 > 正文

3D打印技術讓衛星更有「內涵」

2022-12-06 09:07 作者:金 鳳   來源:科技日報   閱覽:

  在「斤斤計較,克克黃金」的航天領域,3D打印技術的應用,讓衛星「瘦身」的同時,「內涵」更加豐富。12月3日,在南京舉行的第二屆增材製造研究前沿國際會議中,科技日報記者瞭解到,南京理工大學已在10多顆已經發射的微納衛星中,應用了3D打印技術。
  增材製造俗稱3D打印,是以數字模型為基礎,將材料逐層堆積製造出實體物品的新興製造技術,是先進製造業的重要組成部分。
  「你們看這個微納衛星模型,就是用3D打印的,這麼大的衛星一般用於空間科學實驗驗證。」南京理工大學機械工程學院副院長劉婷婷說。她手握著一顆10立方厘米衛星模型,在這個立方體模型中,各個不同功能的元器件像被鑲嵌在結構中。
  「衛星中的結構材料是沒有功能的,類似於電視機殼,它只是將各個元器件組裝起來。衛星的重量每增加一點,它的費用就會提高很多。如果結構材料能輕一些,一來可以降低成本,為批量化生產衛星提供基礎,二來可以搭載更多的衛星載荷,進行更多的空間試驗。」劉婷婷介紹,傳統的衛星製造模式,是衛星內部各個模塊分離製造,再裝配集成。但她所在的團隊提出將微納衛星的導電線路內生成型于結構體內部,再嵌入一些功能載荷,這就將衛星的電路、元器件和功能材料融為一體,可以進行「結構—電路—器件」一體化3D打印製造。
  「一體化3D打印技術的拓撲設計、晶格設計等輕量化設計技術,可以在衛星內部結構上重新布局,從而可以實現衛星輕量化。」劉婷婷告訴記者,用3D打印出一體化研製的微納衛星,體積可減少30%以上,功能密度提昇30%以上。
  劉婷婷表示,未來的衛星,我們會用多機器人來列印,一個機器人列印電路,一個機器人列印結構,一個機器人嵌入器件,最終一體化製造出來。原來的衛星結構占比大約15%—20%,甚至25%,未來有望降到10%以下,甚至更低。
  讓衛星「瘦身」有多難?劉婷婷透露,首先要給衛星的複雜結構減重,「但減重的同時,衛星還要能達到一定的抗衝擊能力,因為火箭在發射過程中會有很大震動,對衛星器件和結構的衝擊力是很強的,衛星要能承載巨大的衝擊力,這對設計要求很高。」
  嚴峻的空間環境,也對衛星性能的穩定性提出挑戰。「太空環境非常複雜,高溫時可達零上100攝氏度,低溫時低到零下100攝氏度。在這樣的環境中,衛星的結構器件要能承受極端溫度和空間輻射,這對3D打印材料的性能也提出很高要求。」劉婷婷說。

最近关注

热点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