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 > 科技 > 正文

專家解讀:@的含義與作用

2022-12-29 21:28 作者:聞其偉   來源:南京理工大學自動化學院   閱覽:

  @是一個英語電子符號,電郵應用中漢語意義為「在」(即「某用戶」在「某伺服器」);它在電郵應用中十分廣闊,在微博中也有廣泛應用。由於社交媒體的日益普及,符號@的稱呼也因國家和民族的文化習慣而不盡相同。在我國,@的讀音也出現了多個讀法,比較流行的有三種:一是「圈a」,二是「花a」,三是「小老鼠」。實際上,在社交媒體的表示形式中,@有著「在」(at)的含義,漢語可讀作「艾特」。
  1971年底,就職於美國BBN計算機公司的工程師雷•湯姆林森(Ray Tomlinson)先生帶來了一場通信時代的革命。當時湯姆林森奉命尋找一種電子郵箱地址的表現格式,他首先編寫了一個小程式,可以把程式的文件轉移協議與另外一個程式的發信和收信能力結合起來,從而使一封信能夠從一臺主機發送達到另外一臺;於是,第一封電子郵件(e-mail)就誕生了。也正是在這時,@開始作為區分用戶名與計算機所在網路位置的符號。湯姆林森認為,儘管@使他成為傳奇人物,但這並沒有什麼了不起。
  事實上,@最開始是重量單位和容積單位;後來又成了工程用語;然後又成了DOS命令,如常用語句「@echo off」;再之後開始是純粹地表示英語單詞at,後來這種用法逐漸減少了。如今在漢語有幾種@最常用的地方:首先是被廣泛應用於郵箱用戶名與域名之間的間隔符理應用「在」卻用@代替;另外,由於網路語言越來越時髦,@又被當作網路常用符號,在日常的網路生活中常被用來對@的用戶進行一個提醒的操作,收到@的人會收到相應的消息,可以增加互動促進感情交流。
  @用作網路常用符號,為網路語言的應用提供了廣闊的天地,已成為互聯網上一道獨特的風景線。順帶一提,隨著網路語言研究的深入和拓寬,一門新興的交叉學科——網路語言學應運而生;這門學科的概念是由我國著名學者周海中先生首先提出的,現已引起國際學界的關注和研究。有趣的是,近年不少漢語文章都出現@,這是一種值得關注的網路語言現象。例如:
  快看!人民日報@你了(光明網,2020-11-2)
  十年@每個奮鬥的你(中國新聞網,2022-7-12)
  @瀋陽人,這個投訴諮詢管道已開通(瀋陽晚報,2022-10-28)
  @求職者,徐匯這些崗位正在招聘,有合適你的嗎?(新民晚報,2022-12-29)
  @北京市民,你發現了嗎?這些小改變讓出行更通暢(北京日報,2022-12-29)
  文/聞其偉(作者單位:南京理工大學自動化學院)

最近关注

热点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