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專欄 > 名家專欄 > 陳偉之 > 正文

珍惜台灣新住民充實人力資源

2023-02-15 19:24 作者:陳偉之      閱覽:



台灣玄奘大學傳播學院教授 陳偉之

  當探討台灣與東南亞閩客華人,該如何團結合作、共創美好未來之際,台灣人不能忽視來自東南亞的一批新住民;因為他們可以充當兩地的橋樑,將台灣與東南亞更好的結合在一起。

  在台灣的東南亞新住民,廣義的說,除了入籍的配偶之外,尚應包括在台灣工作的移工、看護,以及日漸增多的留學生。作者認為不論他們是否永久居留台灣,都對台灣與東南亞各國建立友好的民間關係,至關重要。

  一次作者在曼谷旅遊,某位曾在台灣打工的泰國年輕人,滿心歡喜地用國語告知,曾在台灣工作,他喜歡台灣。類似的情況,作者在印尼、馬來西亞招生或旅遊時都曾遇到過。他們經常因此熱心幫忙,充滿友誼。

  人都是有感情的,作者的父母因為年事已高,曾經聘用印尼、菲律賓的家庭看護,長年相處,彼此培養了深厚感情,即便她們返鄉成家生育子女後,依然與作者家人保持密切聯繫,他們希望我們能夠前往他們家鄉旅遊。  

  一位在麻六甲經營木製家具的陳老闆告知,他的工廠幹部清一色都是留台華裔學生,對於馬來員工管理、當地市場行銷,發揮了極大功能。

  一位在越南經營華文補習學校的朱老闆告知,他的學校深受來台留學越南學生的幫助,學校業務蒸蒸日上。他們學習中文,希望能來台灣看看。

  其實,不論是馬來西亞華裔學生或是越南的京族學生,由於人文與台灣差異不大,每當作者前往兩國招生,都受到他們的熱情回應,感到分外親切。

  根據教育部的統計,台灣地區這些年來各大專院校的境外留學生、研習生,已經突破13萬人;中國時報(2020/08/10)的報導則顯示,自2017年起,在台灣留學的國際高等教育學生,人數占全台學生人數4.4%,比出國接受高等教育的學生,占全台學生人數3.2%還高。

  這些數據顯示,台灣各大專院校對於僑外籍學生,仍有其吸引力,他們畢業後,無論是繼續留在台灣發展或返回各自國家,都將對台灣境內或國際經貿產生助益。

  不過,在台灣的新住民不都是幸福的,他們實際上遇到許多困難,特別是來自東南亞的新住民。有些關懷新住民權益的人士因而成立了「台灣新住民人權協會」,幫助他們。

  「台灣新住民人權協會」現任理事長是在台灣師範大學任教的楊聰榮教授,會員已有350多人,其中許多會員都是移民台灣十數年的東南亞各國人士,他們在穩定後回過頭來照顧新來者,包括處理身分證件疑難、協助尋找就業機會等等。

  根據內政部統計,截至2020年7月底止,台灣地區死亡人口首度超越出生人口,又由於受到新冠疫情影響,估計來年出生人口會下降至17萬人以下,台灣將出現人口負成長現象。

  這個趨勢預估至2026年時,由於年滿65歲以上的老人將占全台人口的20%,而使得台灣成為超高齡社會。他們勢必需要更多的年輕人提供服務。

  台灣新住民是現成的人力,他們提供了寶貴的人力資源,台灣社會應該對他們多加照顧,無論他們是外籍配偶或是移民、移工,凡是在法令上的限制都應順應社會變遷給予鬆綁。

  此外,諸如他們融入台灣社會所需的語言、教育、法律常識等等學習及訓練,都應立即提供。台灣的教育體系十分發達,提供這些服務根本不成問題,作者認為這些後援服務做得好,一定可以大幅增加新住民的能量。

  以作者任教的玄奘大學為例,這些年來已有不少學生的媽媽是新住民,也有越來越多的外籍學生想要在畢業後留在台灣。這些年輕人都是珍貴的人力資源,需要我們好好培育。

  作者因此在通識教育開設「東南亞概論」、「東南亞探索」課程,吸引他們選修,認識東南亞國情,也讓選修的本地生更加了解他們。作者鼓勵他們彼此攜手合作,共同為將來促進台灣與東南亞的經貿事業而努力。

  台灣目前存在上百萬的東南亞新住民,他們之中有的還是華人後裔;惟不論種族,他們與兩地華人都有接觸,台灣新住民在促進台灣與東南亞華人友誼之中,自是一項重要的資源,必須重視。

 

作者:台灣玄奘大學傳播學院教授 陳偉之

欄目主持:李威侃博士

最近关注

热点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