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專欄 > 名家專欄 > 陸炳文 > 正文

切記三鬥三不鬥:鬥畫不鬥嘴 鬥智不鬥氣 鬥志不鬥力

2023-10-08 19:33 作者:陸炳文   來源:粥會   閱覽:

































 

切記三鬥三不鬥:鬥畫不鬥嘴 鬥智不鬥氣 鬥志不鬥力

趙文雄理事长,文化藝術界、書畫界朋友們,大家下午好!

《“墨韻聲暉.璀璨十月”台北市八閩美術會員作品聯展》,今天盛大舉行開幕式,首先我在此代表,全球七大洲、212個文化人士雅集粥會,向貴會順利舉辦聯展之成功,表示祝賀!向會員參展作品水準之高超,表示敬佩!

其次我必須強調,20021231日,到200317日,我們粥會也就在這裡、過去叫做懷恩藝廊,辦理《中華粥會八十年美展》揭幕,前行政院新聞局機關刊物、“光華雜誌”200210月號,特別以〈名仕雅集,寧靜致遠中華粥會八十年〉為文題,介紹稍早的雅聚場合上,一入門,牆上掛滿著友會「八閩美術會」的書畫。由此觀之,貴我兩會淵源深厚,成立逾半世紀的八閩美術會,與具有100年歷史的粥會,早就是互通有無的友好社團。

文中另一段文字又指出:在粥會還有一項有意思的傳統,就是「鬥畫不鬥嘴」。過去每逢粥友金婚、銀婚,或是大壽,其他粥友們,就會合起來「鬥畫」。由一個人決定主題,然後分別依著每個人的專長,例如:葉公超畫竹,黃君璧畫石,陳子和畫松,彼此切磋長進,「從前的文人胸襟壯闊,即使是大家,也能放下身段,合繪巨畫,今天這樣的合作畫,已經很少見了!」陸炳文感嘆。

我的名言「鬥畫不鬥嘴」,尚且在佛光山“人間福報”上出現過,2021519日,一條標題〈【歷史趣聞】雅集聚餐辦粥會〉,文稱:台北粥會同樣雅集會友,偶有粥友帶上近日的書畫金石,供會眾賞析,「鬥畫不鬥嘴」,使得喝粥,也喝出文藝氣息。而今,台北粥會已然更名為中華粥會,粥友及其後人,早已開枝散葉,於全球各地相繼成立,相類似的粥會組織,傳承上海粥會的藝文精神。

所謂之「鬥畫」,我早經界定,把自己或收藏字畫作品,展現在不同的兩種場域:第一、筆會:文人雅集,小眾賞析,敬請座眾,予以批評指教,有如20載之前,「八閩美術會」書畫,曾掛在我的工作室牆上,就屬這種小範圍內之「鬥畫」;第二、展示:公示展會,策籌展覽,公開陳列,提供大眾自由參觀、觀摩學習,而今天揭開序幕之、八閩美術會員作品聯展,則是另一種大規模陳展之「鬥畫」、頗有「大鬥」大幹一場之架式。

前者,小範圍內之「鬥畫」、別稱「小鬥」,通常約集兩位名家、甚或兩位以上書畫家,聯手筆會,現場揮毫,當眾完成旗鼓相當的合繪作品,在歷史上並不多見,以往國立歷史博物館經常為之,代表作有《高壽延年》(粥賢高逸鴻的梅、陶壽伯或馬壽華的蘭、劉延濤的菊、張穀年的竹)等;我們文人雅集粥會偶一為之,少數僅見有《煙籠五峰》(盧錫烱、林大衡、李成基、袁丕新)與《荷香十里》(顏小僊、吳素君、辜瑞兰、林韻琪)等合作畫。

基本上此種「小鬥」,還可分為兩個類型:第一種、乃出於客觀情況下,不得不由幾位畫家合作,通常是因為畫面出現了“跨界”(即“跨專長領域”的內容,需要由不同畫科、各有所擅的畫家分別繪製。第二種、是畫家之間主動、或有意地共同創作,這種情況以雅集圖、或類似雅集圖的形式居多。

倘若不算書寫畫名、題跋鈐印、題畫詩的話,古代中國畫,大多是由一位畫家獨立創作的,也有一些特殊情況,譬如吳道子繪《寺觀壁畫》,只負責勾勒出線條,填色的工作則由弟子們完成;再如宋徽宗、清乾隆等皇帝,不少作品都由畫院臣工代筆,但這都不能算作「鬥畫」,現在所謂的合繪和合作畫。

我何其有幸,在粥會雅集、歷來各展覽,看多了筆會,便始終以為,合繪作品即合作畫,標榜高上美的「鬥畫」,理當崇尚技法及畫藝,不是性喜惡鬥,評比畫藝好壞,較量畫品高下!而係彼此尊重,各取喜樂雅好,從事附庸風雅,力求良性競爭!鬥畫,所為何來?合作畫出,不必鬥嘴!合繪,所為何事,文人雅集,必跨領域!

比劃比畫,逗畫鬥畫,鬥嘴沒有意思,鬥畫才有意義!如此比畫「鬥畫」,無傷大雅,各憑本事,各出奇招,鬥而不傷和氣,各顯神通,各試身手,争而無關痛癢。發展到了近現代,合作畫仍然是文人雅集、切磋琢磨的常見遊戲。最常以合作畫形式傳世、史博館藏作品,固雖多人合作之產物,卻有渾然天成之美妙,又不失個別藝術特點!價值不斐自不在話下。

所以單在繪畫創作上,我堅持「鬥畫不鬥嘴」。假如鬥嘴,耍嘴皮子,大吹牛皮,實在不可取,沒本事的人,也才會如此,動口不動手!再進一步言,援引到做人做事上,這一種想法,還不夠全面;舉凡世間人,性習好鬥者,何只單一物種,大鬥一番而已:鬥茶、鬥草、鬥魚、鬥牛、鬥雞、鬥蟋蟀⋯⋯,比比皆是。

如今唯有,借鑑《星雲法語》啟發、佛光山開山宗長星雲大師開示:如果真的要「鬥」,不要跟別人鬥,最好是與自己的劣根性鬥,能贏過自己的懈怠、懶惰、貪、瞋、癡、妄等壞習性,才是真正會「鬥」之人。要鬥之前,請先細思量:一、粗人與人鬥力。二、愚人與人鬥氣。三、慧者與人鬥智。四、賢者與人鬥志。

這不就意味着,要鬥智不鬥氣,要鬥志不鬥力,要鬥畫不鬥嘴。總而言之,我們文人雅士鬥畫,單打獨鬥,單挑也罷;合作國畫,合繪也好,最好採行競合關係,既有競爭,更有合作,主從分明,誰先勾線,誰來完稿,不搶頭香,不佔地盤,爭奇鬥豔,爭鮮奪目;做人做事,亦復如此。俗話說的,「內鬥內行、外鬥外行」,固不足取;然而莫忘初衷,千方百計,切記三鬥、以及三不鬥:鬥畫不鬥嘴、鬥智不鬥氣、鬥志不鬥力。

統而言之,我們預官聯誼會骨幹成員,多半「八閩美術會」核心幹部,諸如章然、盧錫烱、趙文雄、張自強、唐健風等,兩年之前力作完成、《復興晨光曜七十》,不分彼此專長,通力合作無間,正是「鬥畫不鬥嘴」、合繪典型代表作。常言有道筆會中,「好男不跟女鬥,好女不和男爭」,男左女右,女士優先,禮讓第一,謙卑至上,楚河漢界,壁壘分明,到是河水不犯井水,現場揮毫,習以為常!諸君尊意,以為如何?

(本文作者陸炳文博士,全球粥會大家長、八閩長老八十叟,108日在台北中正紀念堂一樓藝廊舉行之、112年度八閩美術會“墨韻聲暉.璀璨十月”會員作品聯展,開幕式上的講話)

最近关注

热点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