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專欄 > 名家專欄 > 陸炳文 > 正文

港珠澳大橋開通前以中國人自豪第一名台胞有幸上橋巡禮

2024-04-17 12:32 作者:陸炳文   來源:粥會   閱覽:






















 

港珠澳大橋開通前以中國人自豪第一名台胞有幸上橋巡禮

頃據香港大公文匯網記者報導:「42日下午,馬英九率台灣青年一行,來到珠海港珠澳大橋參訪。一行人登上大橋東人工島,漫步於戶外廊道之上,遠眺大橋西人工島,將這座“世紀工程”整體造型盡收眼底。參觀過程中,馬英九對大橋的建造、和使用特別感興趣,頻頻提問,仔細詢問了車輛到達口岸後,如何完成左右側交通轉換、大橋建造人手情況、鋼材數量、使用年限、抗颱風等級等。得到回答後,他讚嘆不已,連說:了不起!非常精彩!

「港珠澳大橋東起香港口岸人工島,向西連接珠海和澳門人工島,止於珠海,橋隧全長55千米。在參觀過程中,馬英九不斷向隨行工程師詢問大橋建造細節。當得知大橋建設時最多曾有上萬名工人同時施工,他不禁停下腳步,露出驚訝的神情。隨後,他又詢問了大橋所使用的鋼材量、和使用年限等問題。得知大橋採用了逾50萬噸的鋼材,成為世界上規模最大的鋼結構橋樑,且使用年限至少可達120年時,馬英九讚嘆不已。」

記者還附上3張相關照片,中華將軍教授書畫院長陸炳文,同期業將早在6載之前、也就是201879日,略有些許工程背景之陸炳文,就已偕同台灣退將一行20餘人,到港珠澳大橋參訪舊照5張,逕傳給昔日同行者一併對照來看,被發現參觀點並不相同、所請教專業問题也不同,而生紛紛議論,今統一作答稱:馬陸參觀港珠澳大橋,有時差兼與地別,“走馬看花”相提並論,“陸地行舟”豈皆順意!

原來,曾在經濟部國營事業、中華工程公司BES,民營化以前的上個世紀80年代,待過接近10年,擔任行政管理副總經理的陸炳文,向彼時隨車的港珠澳專案總工程師,詢問大橋起造問題鞭辟入裡,開門見山地直接了當問道,外傳之關鍵性技術移轉、獨特專利設計費等解惑。

據同車隨行工程師,當時當眾答覆我說:「那一段穿越深圳港、及廣州港進港航道的、海底沉管超長隧道,最初原計劃引入荷蘭技術,荷蘭公司獅子張大口,要求15億元人民幣專利費,令大橋島隧工程總工程師始料不及。中方提出以3億元代價,並不需要全部專利,只須荷蘭公司教會,中方工程最危險、最無把握之部分。結果,計劃最終擱置,荷蘭公司借機,改以歌曲譏笑,大陸自行興建,必要自求多福。嗣經4年自主創新,研究開發沉管對接,高片技術有了突破,而港珠澳大橋隧道最後一節,只用了短短一天就對接完成,省下一大筆小老百姓納稅錢。」

工程師為工程而生,誠真英雄,聞者無不動容稱,中國人之光。陸炳文舊事重提,引以中國人自豪。

由此可見,陸馬二人前後,提問相異其趣,兩者大相逕庭;其次發現,參觀點不一樣,陸在大橋車道,馬逕赴簡報室。精確表述位置,日前馬英九此行,備受禮遇登上地點是,港珠澳大橋東人工島,其實想從珠海入口參團遊大橋,都可自由進出的室內及戶外;昔日陸炳文去過,自我描繪出地方,位在大橋主車道珠海段,亦即青洲航道橋主體上,如圖係20183月間,另從澳門至深圳蛇口,渡船上拍攝角度仰視者。

部分香港中文、臺灣新生報大陸官方網站讀者,或許存疑質問:陸炳文本一介平民,有何能耐獲此待遇?說穿了乃天時、地利加上人和。

港珠澳大橋現為全世界最長的沉管隧道、以及全球跨海距離最長的橋隧組合公路,20091215日動工,2018523日完工,20181024日上午9時通車,陸炳文選擇6載之前的、20187月上旬、為配合兩岸三地成功合辦,77抗戰勝利82年紀念,系列活動而順利圓滿成行。

「我們當時受到的特殊待遇,事後才知道如此勞師動眾。跨海橋型之港珠澳大橋,28.525公里長的橋梁(斜拉橋),6,648公尺長的海底隧道,4座離岸人工島,全長55.000公里,斯時全線管制人車入出,我們中途也只有一次機會下車,全程停留將近一小時,聽取工程施作簡報,任憑我院自由拍照,即使媒體記者聞訊,也都不得其門而入。

「如果不是透過有力人士提出申請,再經過三方有關方面許可並特別安排,因緣際會成絕無僅有的一次,全線開放通行之前不可能出現,正式通車之後尤其是不會再有!如今車水馬龍,行舟川流不息,夜晚路況通明,車燈交流如織,任何入出三口岸處,上下自如已不被允許,全面淨空清出場域來,讓少數台胞合影留念。」以中國人自居陸炳文,帶頭下車第一名臺胞,有幸步上港珠澳大橋巡禮,語帶自豪樂講交流小故事。

最近关注

热点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