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專欄 > 名家專欄 > 陸炳文 > 正文

盧溝橋建成832年紀念日毋忘87年前7.7事變同胞受侮

2024-04-25 06:41 作者:陸炳文   來源:粥會   閱覽:


 

盧溝橋建成832年紀念日毋忘87年前77事變同胞受侮

座落北京城西南永定河上,中國四大古橋之一的盧溝橋,始建於1189年,長266.5公尺,寬7.59.3公尺,橋面鋪大理石板,下由11孔石拱組成,橋身兩側石雕護欄,各有140根望柱,柱頭上刻有形態各異、栩栩如生的石獅子500多隻,日以繼夜不休不眠守望著全橋。

金明昌1192424日建成,盧溝橋至今已有832年歷史。慟87年前77事變,同胞們受迫受侮,時人都還記得否?名橋初名廣利,因跨過盧溝河、也就是永定河,後改名盧溝橋,歐洲人又稱此橋為「馬可.波羅橋」。曾毀於洪水,1698年重建。

橋旁有清乾隆題刻的「盧溝曉月」碑亭,成為「燕京八景」之一。1937年「77」事變發生在此,中國守軍奮起抵抗,抗日戰爭於焉開始。盧溝橋距北平市前門15公里,屬宛平縣境,為保定通往北平市的交通要道。盧溝橋事變發生時,由國軍第2937219團、吉星文團長率部戍守要津通衢。

吉團長先前接獲命令:固守盧溝橋和宛平縣城,在日軍開火前,不能主動射擊,敵方如果扣板機,便予以迎頭痛擊。因此與日軍對峙20餘日,震驚中外,威名遠播。87年前77號,日寇強行通過此橋,長驅直入宛平城,是中國八年抗戰的開始;現今橋樑整修過了,但保留了橋面中間一段石板路,作為史事的遺跡,供後人懷舊憑弔!

陸炳文兩度走訪,盧溝橋上數獅子,石獅子依舊如數,仍然是憨容可掬,與「瀘溝曉月」一起,靜靜的守護著這一座、千百年歷史景點古橋,現在購票上橋行人稀少,也只許步行才可以通過,然而石板路凹陷車軌留痕,表示古代允許通行車輛。橋上兩側有許多的石獅子,卻有不少應是近代補充,還可從中找到古老的石獅,細細地品味歲月的氛圍!

盧溝橋東接宛平城西大門,遊名橋就從橋東的、「盧溝曉月」碑開始,此一古碑,原有亭,早已毀,如今只剩石質框架,正面「盧溝曉月」4個字,乃乾隆為燕京八景御筆所題。碑背面陰刻的是、乾隆御製「盧溝曉月詩」,句云:「茅店寒雞咿喔鳴,曙光斜漢欲參橫。半鉤留照三秋淡,一蝀分波夾鏡明。入定衲憎心共印,懷程客子影猶驚。邇來每踏溝西道,觸景那忘黯爾情。」

此外,橋東橋西各有兩個石碑,也是盧溝橋存留下來的重要文物,橋東除了「盧溝曉月碑」之外,另有「康熙重修盧溝橋碑」,橋西則有「康熙察永定河碑」、及「乾隆重葺盧溝橋碑」,歷史文物彌足珍貴。

稍早的48日,前總統馬英九參訪盧溝橋時,曾表示:「紀念77事變,不能只是回顧歷史,必須告訴子孫,紀念抗戰,不是為了延續仇恨,而是要記取教訓,自立自強,振興中華。」小馬哥在橋上尚且強調:「戰爭錯誤或可原諒,但歷史真相不能遺忘。紀念77事變、紀念抗戰勝利與台灣光復的目的,在於感念先烈先賢奉獻犧牲;後輩須牢記,歷史的錯誤不可再犯,身為炎黃子孫,必須學會和平解決爭端,為人類謀幸福,求和平。」

兩岸民間和諧粥文化非遺傳承人、陸炳文博士則在更早造訪過兩回:第一次、10載之前的2014930日,由大陸全國政協港澳臺僑委員會邀請,到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向抗戰殉難烈士獻花致敬,同時轉往參觀了盧溝橋;第二次、去(2023)年323日,透過國台辦交流局的安排,兩岸退役將軍教授學者百人,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内,參與《兩岸共研抗戰史論文集》新書發佈會、座談會與晚宴期間,陸博士再抽空,獨自上橋訪勝,憶起往日種種,觀想不勝唏噓!





































最近关注

热点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