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 > 教育 > 正文

為課程“立本”

2024-08-24 21:54 作者:潘新和   來源:《中國教師報》   閱覽:



福建師範大學文學院 潘新和教授

語文學基本問題有三:為什麼教、教什麼、怎麼。若問什麼最重要,多數教師會回答“怎麼教”(教法),專家可能會考慮“教什麼”(教學內容)。我的回答則是“為什麼教”(課程性質)——這就是“動力學”認知。人的行為有賴於內驅力——動機(需要),動機是多元的,要弄清、確立高價值動機。思考“為什麼教”,就是尋求高價值動機——為課程“立本”。若定性錯誤,一錯百錯。本末倒置,教學必無效或反效。

    “為什麼教”屬課程性質研究範疇,其不受重視的原因大約是“為什麼教”早有“定論”:哲學背景是實用主義,表層邏輯是工具性的“生活本位”。“應付生活”之需的“語用”目標根深蒂固,雖時過境遷,但從清末迄今幾無變革。茲事體大,此“偽科學化”誤導,致使“教法主義”氾濫。試想,課程性質不明,談何教學內容、教法?南轅北轍,談何實事求是,講求實效?

    《語文:表現與存在》從反思“為什麼教”入手,意在“人”本體的回歸;從應付“人”外部生活、工作、社交等言語技能應用之需,轉向滿足“人”內部超功利展現才智、潛能的言語和精神生命之需;從“閱讀—吸收”本位,轉向“表現—存在”本位,繼承“立人以立言”傳統,培育言語、精神生命意識,激發言說欲、創造欲,以言語“表現”彰顯人的“存在”價值,立足於教育理念、教學範式突圍。

    “言語生命”是我的“動力學”原點、核心概念,塑造“精神生命”(言語、詩意人生)是終極目的。從“人”的類特性——“人是語言(言說、思想)的動物”視角,界定語文課程性質,創建“人本位”語文教育體系。這是人類學、發生學的認知,是底層邏輯的回歸與重構。若不知“人是語言的動物”,“言說”是人的確證、自證,人因此而存在;淪陷於應試泥淖,即便把教法玩得眼花繚亂,其結果也只能導致人的異化。課程“語用”定位目標太低,學生內驅力不足,被動為之,是走不遠的。低層次表達、交流,其他動物也會(鳥言獸語)。普通“語用”,AI將比人更出彩。人與動物不同,人不為“語用”也要言說。人與AI不同,“人”的言說,既為“語用”,更為精神創造、自我實現、利他情懷。這是人“言語、精神生命”本性所決定的。

    兩千多年前先哲就闡明:“人之所以為人者,言也。人而不能言,何以為人?言之所以為言者,信也。言而不信,何以為言?信之所以為信者,道也。信而不道,何以為道?道之貴者時,其行勢也。”這表明言語、精神生命是人的類特性。顯然,符合“信、道、時、勢”之言,非尋常“語用”之言,當是思想者、創造者之言。“人而不能言,何以為人”——不能“言說”,便無做人資格,其精闢、深刻無與倫比。古人關於言說意義的論述甚多,如“蓋文章,經國之大業,不朽之盛事”“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等,不勝枚舉。此為後學勵志格言,亦可作“言語生命動力學”之理據。

    還有什麼比“立言”不朽(因言說而存在)更具誘惑力?以“立言”為信念、信仰,志存高遠,動力充沛,必歡喜沉迷於創造性讀寫,“道之文”或將水到渠成,還需要強制性的語用訓練、應試刷題嗎?閱讀經典文本,修德明理、積學悟道,提升言語、精神生命品位,是學語文的不二法門。

    語文“為什麼教”,實關人“為什麼活”。人活一世,若能以創造性言說承傳文化,“垂諸文而為後世法”,讓生命留痕,精神不滅,便此生不枉——先賢為此飛蛾撲火般前仆後繼。AI時代語文界何去何從,是取法乎上還是取法乎下,是向上昇華還是向下拉平,取決於造就鋒銳思想者、立言者與培育庸碌語用者的抉擇,答案不言而喻。

    這就是《語文:表現與存在》告諸世人的。
 

    (作者系《語文:表現與存在》作者、福建師範大學文學院 潘新和教授)


欄目主持:李威侃
博士

最近关注

热点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