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專欄 > 名家專欄 > 陸炳文 > 正文

炳公在臺北一天出席兩場三二九黃花崗110年紀念活動

2021-03-29 19:21      閱覽:


今天3月29號,是個什麼日子?根據民調顯示,臺灣年輕人中,有百分之七十五,不知道怎麼回事;說起來相當悲哀,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都逃避不了責任、與歷史殘酷檢驗。

全球粥會世界總會長、粥㑹前身世界社中華同志㑹總召集人陸炳文博士,今(29)日,一連在臺北兩個場合講話,同樣用這一段話作開場白,一樣令座眾不知如何是好,怪家庭?怪學校?怪社會?還是怪自己沒教好孩子!

同日午間,陸博士主辦之、〈三二九黃花崗110年紀念粥會〉,在天成粥文會館舉行;約集人亦主持人粥翁,首先講述中國近代史,從《中華民國史事紀要》談起。總統府國史館印行之本紀要,唯一提到的人民團體、文化人士雅集粥會,找出舊史料上說:

2001(民國90)年10月6至9日,國史館、中國國民黨中央黨史會、國際關係研究中心、中華民國辛亥武昌首義同志㑹,曾於臺北圓山飯店,舉辦〈辛亥革命90週年國際學術討論會〉。

會中總結指出:1911年3月,正是國家命運改變的關鍵時刻。329黃花崗之役,也是世界社扶道人孫中山,發起的第10次革命行動,雖然光榮失敗,卻很快地促使,辛亥革命成功,推翻滿清、建立民國;因此陸炳文決定,3月29日在臺北,出面召集〈三二九黃花崗110年紀念粥會〉,用以緬懷先烈先賢英勇事跡。當時就以陰曆當陽曆紀念,相沿成習了几十年慣例。

近年以來,炳公兩度去過黃花崗。首回2010年9月29日,獨自前往黃花崗72烈士陵園,虔誠地向締造民國的、殉難烈士之墓行禮致敬,其中廣東人40、福建人20居多,閩粵兩地合計60人,佔總數百分之八十三,犧牲之大,其情堪憫;連橫著《臺灣通史》書中言:「臺灣之人,閩粵之人」,事實如此,甚符斯義。

作為臺灣人,亦即中國人,又是福建人、更屬福州人,那一回謁陵,尤其見到烈士名單,內有方聲洞、林覺民、林文、林尹民等19位,全都是福州籍,八閩在台子弟,能有機會,到此膜拜,憑弔一段歷史,獻上一瓣心香,表達崇敬之意,心情特別激動。

第二次2015年8月19日,全球粥㑹名譽總會長丁之發上將,偕陸炳文再往黃花崗,代表世界總會、及世界社中華同志㑹,敬向72位烈士之靈(實際死難者,數字逾86人,一說100餘)獻花致祭。孫中山在《建國方略》中,如此評價廣州起義:「不半載,而武昌之大革命已成。則斯役之價值,直可驚天地、泣鬼神,與武昌革命隊伍役並壽」。

據瞭解到受邀參加這場活動、黃花崗110年紀念粥會者有:陳如舜,李祖怡,刁建生,吳朝滄,林再生,陳春元,王輝丹,陳勇雄,莊定彬,胡進慶,蔡淑惠,黃逸耕,翟三貴,李朝全,黃炳祥,林庭年,葉武勳,吳蕙如,郭廷棟,王台星,吳曉玲等總共22人。

到了晚間,陸博士應邀出席,在海霸王舉行之、〈紀念黃花崗起義110周年.慶祝中國洪門聖禮山30周年聯誼餐會〉,並代表就座主桌貴賓致詞時,強調:黃花崗72烈士當中,有68位屬於洪門成員,佔了壯烈成仁總人數的百分之九十強。

歷來不以成敗論英雄,烈士也不論出身高低,而志士仁人,其內再細分,還有所謂袍哥,幫會,綠林,民團,道門的地方人士,也就是現在稱之為,角頭老大的義士,他們平均年齢才29歲,歲數最大為52,最年幼者僅18歲,英雄烈士均出少年。

烈士用犧牲一己寶貴身家性命,換來亞洲第一民主共和國誕生,浩然正氣更將長存至千秋萬世,有如巍峨正門高13尺的牌坊上,刻著孫中山早於民國10年(1921)親筆,題詞的“浩氣長存”4個斗大字,崗陵的記功坊上同樣刻有此4字。

陸炳文總而言之:國史上黃花崗一役,條件原本不錯,可惜百密一疏,固雖事機不密,倉促提前發難,各地響應不及,終告功敗垂成,然而失敗之中,仍舊不乏教訓:「地方維系,連絡方便;地緣關係,就近舉事;地義天經,自然結合;地氣聯繫,一呼百應」,提供辛亥革命,取得成功經驗,成就武昌首義,民國共和肇造,事過境遷至今110年,記憶猶新又恍如昨日。

今天炳公在臺北一天出席了兩場,三二九黃花崗110年的紀念活動,皆兼論愛情和愛國兩大時代命題,由於與會者沒有人跑攤趕兩個場,其實所講內容諸多涉及軼聞趣事,一改國人同胞對於革命先烈想像,

自有其個別形象塑造之全部過程,因而必須由清末民初革命報刊中,尋求宣傳策略著手探討始克完備,這是粥文會擁有97年歷史的專利。

最近关注

热点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