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科技 >

「中國天眼」、北斗衛星導航系統、中國空間站 大國重器「三劍客」盡顯國際范兒

近年,「大國重器」成為高頻詞,常出現在新聞報道和人們的言語表達中。經過新中國70多年特別是改革開放40多年持續奮鬥,中國建成或正在建設一批大國重器,牠們有的助力揭示宇宙奧秘,...[詳情]

人類首次「看見」的那個黑洞 多波段「指紋」被成功捕獲

新華社上海4月14日電來自全球32個國家和地區、近200個科研機構的760名科學家和工程師組成的團隊,使用19臺望遠鏡陣同步觀測,成功捕獲到人類首次「看見」的那個黑洞的多波段「指紋」,觀...[詳情]

新技術可高效採收頁岩氣 並完成二氧化碳地下封存

中國科研人員提出一項利用超臨界二氧化碳開採頁岩氣的技術,在提高頁岩氣採收率的同時完成二氧化碳氣體的地下封存,有助於實現開採過程中的碳中和。 重慶大學煤礦災害動力學與控制國...[詳情]

人工智慧識別出一百六十五個新癌症基因

據《自然機器智能》雜誌報道,德國科學家藉助一款深度學習軟體,對數萬個醫療數據集展開分析後,確定了165個與癌症有關的新基因。最新研究為個性化藥物靶向治療以及生物標誌物開發開闢...[詳情]

「十四五」將建千座加氫站 「中國第一氫能公司」雛形初現

中國石化13日宣布,「十四五」期間將規畫建設1000座加氫站,以實現其由國內最大成品油供應商變身「中國第一氫能公司」的願景。目前,中國石化除已在長三角、珠三角等國家規畫「氫走廊」...[詳情]

嫦娥五號首批月球樣品資訊和科學探測數據發布

人民網北京4月13日電 (趙竹青)據國家航天局官網消息,嫦娥五號任務第一批月球樣品資訊和科學探測數據今日正式上線發布。 據悉,按照《月球樣品管理辦法》和《月球與深空探測工程科學...[詳情]

發射「天問一號」的目的是什麼?專家這麼說

日前,一家美國建築設計工作室公佈了第一個火星城市的設計規畫,並計畫將新城市命名為「女媧」。消息一出,引髮網友諸多關於「移民火星」的遐想。美國企業家馬斯克曾鼓吹向火星移民...[詳情]

數學語言:宇宙中的共同語言?

從地球人開始仰望星空時,就已經幻想了外星人(學名「地外智慧生命」或「地外文明」)的存在。從統計學的科學推論上講,外星人可能存在於宇宙的某處空間。前不久,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詳情]

数学语言:宇宙中的共同语言?

从地球人开始仰望星空时,就已经幻想了外星人(学名地外智慧生命或地外文明)的存在。从统计学的科学推论上讲,外星人可能存在于宇宙的某处空间。前不久,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瑞士天...[詳情]

中國首個光伏、儲能戶外實證實驗平台落戶大慶

4月10日,由國家能源局批復的國家光伏、儲能實證實驗平台(大慶基地)破土動工,標誌著首個「國字號」新能源戶外實證實驗平台落戶大慶,正式進入實質性建設階段。 開發利用太陽能和發...[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