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強微繞量子態選擇布居研究獲進展

科技日報蘭州6月13日電 (記者頡滿斌)記者13日從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以下簡稱近代物理所)獲悉,該所原子物理中心科研人員在低能高電荷態離子電荷交換量子態選擇機制研究方面取...[詳情]

升溫突破1.5℃後,地球會怎樣?

明年今日,我們可能仍住在與此時此刻同樣的房子里,開著同樣的車,做著同樣的工作。英國《新科學家》網站6月7日報道稱,但從某方面來說,那時的地球可能已經不可挽回地發生了變化。...[詳情]

海關總署推出16條優化營商環境新舉措

新華社北京6月13日電(記者鄒多為)記者從海關總署13日召開的例行記者通報會上獲悉,為進一步穩定社會預期,提振外貿發展信心,海關總署日前圍繞促進進出口物流暢通、促進跨境貿易便利...[詳情]

第十九屆文博會閉幕 展出文化產品超過12萬件

新華社深圳6月11日電(記者李曉玲)展出文化產品超過12萬件、4000多個文化產業投融資項目在現場展示與交易、共開展各類活動500多項、總參與人次達400多萬第十九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詳情]

「何必以蓍龜」——談談古人為何用龜甲記錄卜辭

目前我們知曉的中國最早文字是商代的甲骨文,大致有三千多年的歷史。甲骨文的得名,源於文字契刻在龜甲和獸骨之上。殷人之所以在甲骨上寫字,是因為當時的巫師用甲骨來占卜,並需要在...[詳情]

「深中牽手」成功!深中通道海底隧道歷時5年實現合龍

剛剛,廣東交通集團發布消息,世界最長最寬鋼殼混凝土沉管隧道深中通道海底隧道最終接頭順利推出,貫通測量結果表明,實現了與東側E24管節精準對接。距離2018年4月海底隧道沉管鋼殼試驗...[詳情]

深圳首條跨海通道單線盾構貫通

6月8日,深圳首條跨海通道媽灣跨海通道右線盾構貫通。媽灣跨海通道工程線路全長8.05公里,是連接深圳南山區前海片區和寶安區的海底地下工程。圖為媽灣跨海通道已完成管片拼裝的隧道。...[詳情]

北斗衛星種玉米!「三夏」進度條快速推進

農業農村部小麥機收調度顯示,全國已收穫冬小麥面積2.24億畝,收穫進度過7成。目前安徽麥收基本結束,河南麥收進入尾聲,江蘇進度近八成,陝西進度過五成半,山東進度過四成半,河北進...[詳情]

葉菜放雪櫃24小時會致癌?幫你辨真偽

雪櫃,不僅能保留食物的新鮮度,還能一定程度延長食用時間。最近,一則「千萬不能放雪櫃的幾種食物」視訊在網路上流傳,視訊中主播介紹說:「食用在雪櫃泡發兩天的木耳會中毒」「土豆...[詳情]

「九章」原型機成功求解圖論問題

科技日報合肥6月8日電 (記者吳長鋒)8日,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由潘建偉、陸朝陽、劉乃樂等組成的研究團隊,基於「九章」光量子計算原型機完成了對「稠密子圖」和「Max-...[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