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走進「第四產業」和「數」的前世今生

【讀書者說】 《第四產業》圍繞數據業談古論今、貫通中外,生動闡釋了數據業發展的歷史邏輯、理論邏輯和實踐邏輯,奉獻給讀者一幅關於數據業由來、特徵、歸類、作用以及未來發展的宏...[詳情]

外觀創意到內部空間,如何設計?南京城牆博物館設計團隊—— 古城今壁 交相輝映(解碼·博物館的力量)

博物館是什麼?是浩如煙海的文物和典籍,是對文明的延承與追尋,是在文物、歷史與人們之間架起多元的溝通橋梁,是為社會提供豐富多彩的文化服務。 近年來,我國博物館事業邁向高質量...[詳情]

事件視界望遠鏡合作組織發布 銀河系中心超大質量黑洞首次「露面」

北京時間5月12日,在包括上海在內的全球多地同時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天文學家向人們展示了位於銀河系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的首張照片(見上圖,事件視界望遠鏡合作組織供圖)。這一成果...[詳情]

模型:仿照實物/圖樣並按比例製作的物件

近年來,模型(英文model)已成為最熱門的詞語之一。中國著名學者周海中先生曾經說過:簡單地說,模型就是仿照實物或圖樣並按比例製作的物件。他曾預言:模型化將是未來社會的發展方向...[詳情]

模型:仿照实物/图样并按比例制作的物件

近年来,模型(英文model)已成为最热门的词语之一。中国著名学者周海中先生曾经说过:简单地说,模型就是仿照实物或图样并按比例制作的物件。他曾预言:模型化将是未来社会的发展方向...[詳情]

國務院部署系列舉措穩住經濟大盤

新華社北京5月11日電 財政貨幣政策以就業優先為導向、進一步盤活存量資產、階段性免除經濟困難高校畢業生國家助學貸款利息並允許延期還本11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一系列舉措,著力...[詳情]

中國工程院院士趙沁平:推動VR集約化發展 構建數字經濟新引擎

「2021年是虛擬現實產業發展的重要年份,」中國工程院院士趙沁平在近日出席虛擬現實製造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2022年度工作會議暨VR產業創新高峰論壇時指出,「全球虛擬現實和增強現實硬體...[詳情]

月壤里的秘密:或可在月球上製備氧氣和燃料

國際學術期刊《焦耳》的一篇最新論文引發學界廣泛關注。研究團隊在詳細分析嫦娥五號取回的月壤(以下簡稱嫦娥五號月壤)的元素和礦物結構後,發現月壤的一些活性化合物具有良好的催化...[詳情]

科學家用液晶創建平面「魔窗」

加拿大研究人員第一次使用液晶製造了一個平面魔法窗,這種透明裝置在光線照射時會產生隱藏的圖像。在最新一期《光學》期刊上,研究人員描述了這種可產生任何所需圖像的液晶魔窗的創建...[詳情]

尾巴超長,雲南發現2.44億年前「長尾紅河龍」化石

新華社北京5月11日電(記者金地、張泉)全長47厘米、形似水生蜥蜴,超長的尾巴尤其特別在雲南省紅河州,科學家發現了一種約2.44億年前的海生爬行動物,命名為「長尾紅河龍」。這是目前我...[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