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7月11日電(記者曹嘉玥)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11日表示,把不確定能否處理達標的日本福島核汙染水同核電站正常運行排水進行簡單類比,違背科學常識。如果有人認為福島核汙染水...[詳情]
「甲午沉艦遺址發掘過程中靈活運用了多種物探技術」「隱藏在古瓷瓶中的微生物DNA資訊,揭示了『長江口二號沉船』的『年齡』」7月10日,在全國考古工作會議召開前夕,中國南北方水下考古...[詳情]
7月10日,「樊錦詩星」命名、樊錦詩基金設立暨樊錦詩從事敦煌文物工作60年座談會在敦煌研究院舉行。經國際天文學聯合會(IAU)小行星命名委員會批准,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發現的、國...[詳情]
記者7月7日從中國煤炭科工集團獲悉,該集團所屬煤炭科學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煤科院)聯合神東煤炭集團、中國電信榆林分公司、華為公司圓滿完成我國煤炭行業首例5G井下低頻大...[詳情]
中華詩詞源遠流長,像一股永不枯竭的清泉,早已融入了中華民族的血脈,成為中華文化歷久彌新的寶貴財富。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提煉展示中華文明的精神標識和文化精髓。中華詩詞是中...[詳情]
先秦聖哲歷經數代鍛冶,創構《詩經》《楚辭》《尚書》《春秋》《左傳》《國語》《戰國策》《老子》《論語》《孟子》《莊子》《荀子》《韓非子》等觀照宇宙、社會、人生的文本。牠們是...[詳情]
從河北省水利廳獲悉,2022年7月至2023年6月,河北通過引黃入冀渠村、位山和潘莊三條引水線路,累計引黃河水(渠首供水)達10.1億立方米,沿線河渠形成有水河道長1040公里,引水總量超額完成...[詳情]
「祝融號」在火星又有新發現!基於「祝融號」觀測數據,中國科研人員領導的國際研究團隊在「祝融號」著陸區發現火星古風場改變的沉積層序證據,證實風沙活動記錄了火星古環境隨火星自...[詳情]
7月7日,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強流重離子加速器(HIAF)增強器BRing二極鐵首臺電源暨國家重點研發計畫「大科學裝置前沿研究」非諧振快上升速率磁鐵電源測試總結會在甘肅省天水市召開。由...[詳情]
當數據成為重組全球要素資源、重塑全球經濟結構、改變全球競爭格局的關鍵力量,數據庫作為存儲與處理數據的關鍵技術,成為全球經濟新的驅動引擎。 中國通信標準化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