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中國天文學家首次發現類新星光變存在準週期振盪

記者 11 日從中國科學院雲南天文臺獲悉,該臺研究人員首次發現類新星的光變存在準週期振盪,同時證實在此類系統中存在強的盤風,相關結果對研究雙星物質吸積和演化等具有重要意義。 類...[詳情]

36千米/秒!声波最大速度上限算出

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為光波的傳輸速度設定了上限: 300000 千米 / 秒,但科學家一直不清楚其「孿生兄弟」 —— 聲波在固體或液體中傳播時是否也有速度上限。英國科學家在最新一期《科學...[詳情]

「盛世壁藏——唐代壁畫文化特展·首部曲」首展在臺北開幕

人民網訊 9 月 28 日,由中國宋慶齡基金會、陝西省文物交流協會和臺灣中華翰維文化推廣協會共同主辦的「盛世壁藏——唐代壁畫文化特展·首部曲」巡展活動在臺灣師範大學開幕。開幕式採用...[詳情]

七旬臺商將貴州辣椒推向世界 讓華人吃到「家」味道

中新社貴州遵義 9 月 29 日電 年過七旬的臺商梁先燦,這幾天都會來到位於貴州遵義「中國辣椒城」的公司,查看油辣椒生產進度和質量,近期他的公司將有 3 種口味油辣椒發往海外。 遵義是中...[詳情]

数学猜想是什么?它到底有什么用?

数学猜想(或称数学猜测、数学假设、数学问题等)是根据已知条件的数学原理对未知的量及其关系的似真推断,它既有逻辑的成分,又含有非逻辑的成分,因此它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很大程度的...[詳情]

數學猜想是什麼?它到底有什麼用?

數學猜想(或稱數學猜測、數學假設、數學問題等)是根據已知條件的數學原理對未知的量及其關係的似真推斷,它既有邏輯的成分,又含有非邏輯的成分,因此它具有一定的科學性和很大程度的...[詳情]

火箭技術造出的這顆「心」 點燃晚期心衰患者新希望

「火箭心」利用了 50 年來我國在運載火箭伺服控制方面的技術積累,制定出磁液雙懸浮、泵機一體化的、電控雙冗餘的總體技術方案。受訪者供圖 這顆被稱為「火箭心」的 HeartCon 心室輔助裝置擁...[詳情]

兩岸少數民族的奇妙「邂逅」

新華社昆明 10 月 7 日電(記者孟佳)「『花腰傣』服裝和臺灣少數民族的裝束打扮很像,這讓我感到十分驚訝,相隔千里不同民族的服飾居然會如此相似!」來到「花腰傣」聚居區,臺灣媒體...[詳情]

臺灣「菌菇世家」大陸扎根 「臺三代」誓傳承「百年老店」

中新網南京 10 月 8 日電 「雖然我們是第一次見面,但之前很可能有過『接觸』:在香菇燉雞 ( 方便 ) 面『相遇』了幾次,又在橄欖油炒菌菇飯里『碰見』過幾回。實際上,很多人不知道吃的這...[詳情]

廣西出臺30條措施助臺企發展 支持臺企打造面嚮東盟跨境電商供應鏈

中新社南寧 10 月 6 日電 ( 記者 蔣雪林 ) 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臺灣事務辦公室 6 日提供的資訊顯示,廣西發展改革委、廣西臺辦等 16 個部門,近日聯合印發《關於在疫情防控常態化形勢下促...[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