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月八日爸爸節即中華父親節 同胞雙發日亦山河一統日
今天2025年8月8日,是我們的爸爸節、即第80個中華父親節,緣起於紀念抗日戰爭勝利、暨感念抗戰陣亡將士,因而昔由上海聞人,始倡八八父親節,至今已滿八十周年,中國人正統且正宗父親節,卻被美帝文化入侵,商業包裝成媚洋貨色所取代,跟著起舞視6月第3個星期天為父親節,認賊作父猶不自知。
殊不知1972年,美國總統正式簽署文件,將每年6月的第3個星期日,定為美國的父親節,從此成為美帝永久性的國定紀念日,同來配合5月的第2個星期日美國母親節慶祝;可見這兩個日子的產生,都跟我們中國人,完全扯不上關係!
今年8月8號這一天,大陸上又開始有人,稱之為同胞雙發日,如此別出心裁,倒是情有可愿,甚至建議由國家,把8月8日確定為中國的父親節,以利國家之完整統一,亦冀山河一統日,同祝中興歲月新!連帶好事成雙!福壽雙至!財運雙旺!家國雙興!
今早88節日,陸爸接到第一通電話,來自大陸友人、華人樂壇知名作曲家、福建省流行音樂協會廈門分會林偉民會長,除了致以節日祝福之外,尚且傳來最新曲作《山河應誓水》分享,歌詞第一段首句「誰把江山畫眼前」、及第二段首句「誰把歲月砌城牆」,適時想到當代愛國詩人、一代草聖于右任書作聯句「一統山河壯,中興歲月新。」巧合之處,不言而喻!
值此國人紀念抗戰勝利80周年之際,我們回憶一下日寇侵華害死多少同胞?據了解,日本軍閥侵華戰爭期間,中國軍民的傷亡人數,估計在1000萬以上,其中絕大多數,全是父親的子女、抑或子女的父親!
1945(民國三十四)年,對日抗戰已經進入最後階段,身處淪陷區的上海聞人多為粥會名賢,內心希望政府能抗戰勝利,也確實看到勝利曙光,於是發起將八月八日訂為父親節,一方面作為懷念祖國的暗示,一方面有感於八年戰爭犧牲了許多軍民性命,更有不少人是父親,盼能頌揚在戰場上為國捐軀的父親們,當時這個構想得到上海市民響應,熱烈舉辦系列紀念活動。
此即抗戰勝利後,滬上名流仕紳覺得父親節意義重要,聯名陳請上海市政府轉呈中央政府,准予規定每年八月八日為父親節,通令全國遵行;訂於八月八日,是取「八八」諧音,且字形上將「八八」二字連綴後,形同「父」字,而音又與「爸爸」二字近似,顧名思義,便於記憶,因此中國父親節,又稱「八八節」(爸爸節),象徵對抗戰中犧牲父親的紀念,是日同胞油然而生愛國之心,由來已久,而不應該分臺灣同胞,還是大陸地區的國人同胞。
翻開臺北國史館舊檔案,民國三十五年八月六日、國民政府社會部函以事由:「呈請八月八日為父親節,通令全國遵行等情,轉請鑒核俯准施行由」,說明:「案據上海市社會局,本年七月十九日市社(35)福一字第13005號呈稱:案據上海各界領袖潘公展(中國公學校長)、李石曾(台北粥會第2仼會長)、宋漢章(中國銀行常務董事兼總經理)、徐寄廎(中央銀行代理總裁)、王曉籟(企業家)、杜月笙(上海租界青幫大老)、程中行(即程滄波、監察院秘書長)、吳敬恆(即吳稚暉、粥會精神導師)、李登輝(復旦大學校長)、錢新之(即錢永銘、銀行家)等十人聯名呈稱,窃以上海各界領袖顏惠慶(外交官)、袁希濂(書畫家)、史致富(益友社主席)、梅蘭芳(京劇大師)、費穆(導演)、張一渠(兒童書局創辦人)、陳青士(職業教育家)、陸幹臣(上海青年會總幹事)、嚴獨鶴(作家)、富文壽(兒科醫師)等十人,於民國三十四年八月八日發起父親節,並發起緣起云⋯⋯。」
之前的1945年8月6日,上海《申報》刊登了一則消息《八八父親節緣起》,報載:美國的茄維絲女士,在悼念戰爭死難者時,發起了創立母親節的倡議,以紀念和讚揚那些戰爭英雄們的母親;而今,無數愛國將士戰死沙場,他們中很多人都是孩子的父親,為了記住這些英勇的父親,故在此發起“八八父親節”活動。消息的末尾記錄了十位主要發起人,粥賢梅蘭芳大師也位列其一。
8月7日,《申報》在一版的一角,再次刊發了消息《明日“父親節”,盡孝道莫忘助學》,文中,再次強調發起父親節活動的初心,倡議為人子女者,在8月8日這一天,胸前佩花,紀念父親節。
全球粥會大家長陸炳文博士,從歷史檔案中發覺粥賢們,80載之前發起88父親節的初衷,並非只在歌頌父親們的偉大,而是要紀念那些在8年全面抗戰中,為國捐軀的千萬父兄手足,那些永遠也喚不回來的父親們,藉此喚醒抗戰精神以抵禦外侮!我們當前尤其重要的是,深入挖掘發起父親節動機,明為祝福父親之舉,隱喻懷念祖國之意,及台灣遭日本竊據一甲子之後,得以光復重回到祖國懷抱之實!
玩味其緣起,涵義極明顯。按波茨坦宣言,係於1945年7月26日發表,廣島原子彈卻在8月6日投擲,第一屆父親節8月8日如期施行,如同心理戰空投實彈,適時投放中國全境內,激勵人心,鼓舞士氣,日本被迫乞降照會,才會在8月10日提出,覆亡命運雖已註定,困獸之鬥猶在意中。發起人等身處敵人鐵蹄之下,不顧身家性命安危與一切後果,實為發揚民族正氣的英勇表現,仍然死腦筋跟著日本在同一天,快活過著美國父親節者能不汗顏?還對得起因抗戰失去生命的英靈?
陸炳文苦心孤詣宣導88父親節,一直苦口婆心宣揚33年爸爸節,且榮譽出品中華父親8月8日紀念酒,自己喝又只送不賣用來推廣正氣正宗,我好心終於有了好報,8載之前的2017年,7月中旬於山東威海旅次,獲知世界藝術文化學院(World Academy of Arts and Culture,WAAC,1973年在美國創立),將要授予陸炳文榮譽人文博士學位,簡直是天上掉下來的禮物,喜出望外!
是年“世界詩歌日”8月15日,作為世界漢詩協會榮譽會長、全球漢詩總會高級顧問的我,甫抵蒙古國首府烏蘭巴托,便受到了詩國詩人、華人華僑的熱烈歡迎;17日上午總統府大禮堂,召開之第37屆世界詩人大會上,當著臺灣、大陸、德國、法國、阿根廷、加拿大、西班牙、印度、美國、土耳其、日本、墨西哥等,36個國家地區,250位政要、詩人、作家、翻譯家、藝術文化活動家的面,陸爸上台受領證書,揚眉吐氣為國爭光。
得悉為表彰陸炳文,世界詩詞文藝領域,多年來推動兩岸和諧、世界和平的卓越貢獻,而頒授予“人文博士學位”榮譽獎項,我發表感言時強調,「剛度過8月8日父親節,就來了詩歌國度」,這令在場之蒙古國總統哈勒特馬•巴圖勒嘎之代表、美女文化顧問好奇,特地走上前來致賀,還藉機告訴我,「蒙古國的父親節,也是88同一天」。
原來,該詩國人民崇尚好男人,而由「男人協會」自2004年起,將8月8日定為「父親節」,始知全球僅蒙古和臺灣,父親節是在88這一天,不可思議;同日不同消息來源,尚且透露:至此從WAAC那裡,取得“榮譽博士學位”,知名人士有美國前總統雷根、國民大會前議長錢復、大陸外交部前部長李肇星、現代詩人北塔,文學大師余光中、女詩人蓉子(本名王蓉芷)、多產作家陸炳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