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百科 > 傳媒 > 傳播學 >

大眾傳播

2019-08-22    作者:-1   來源:中文百科   VIEW:

大眾傳播(英語:Mass Communication),專業性的組織機構透過特定的物質載體,向為數眾多、範圍廣泛的人們傳遞資訊的過程。大眾傳播是人類傳播行為和傳播現象的一個重要類型和分支。名詞源於英文mass communication。其中「大眾」譯自「mass」,原意為「大規模」、「為數眾多」、「範圍廣泛」等,並非中文中常用的「通俗」、「普及」之意;傳播譯自「communication」,主要含義為資訊的「傳播」、「交流」和「溝通」等。因此,「大眾傳播」的本意是大規模、大批量、大範圍的資訊傳播。

1946年,美國政治學家H.D.拉斯韋爾等合編的《宣傳、傳播和輿論》一書首次使用了「大眾傳播學」(science of mass communication)的提法,並第一次完整地提出了大眾傳播過程中的五要素。1948年,拉斯韋爾在《社會傳播的構造與功能》一文中明確提出了與大眾傳播過程五要素相應的控制、內容、管道、受傳者和效果五項研究。這實際上標誌著傳播學和大眾傳播學的初步形成。

大眾傳播特徵

主要有:

必須由具有一定規模的專業機構如報社、電臺、電視臺等和具有一定技能的專業工作者如記者、編輯等來從事資訊傳播工作。

要透過能夠傳遞特定資訊符號的物質載體作為媒介來進行間接傳播。如報紙、書籍、雜誌能傳遞印刷的文字、圖像符號,收音機能傳遞聲音符號,電視機能傳遞視訊、音頻符號,電影能傳遞電子影像等。因此,大眾傳播是一種媒介傳播,而不是面對面的直接傳播。

傳遞的資訊是公開的,且越公開越好。如報紙的發行量越大越好,廣播收聽的人越多越好,電視的收視率越高越好。

傳播對象為數眾多、分布範圍廣泛且一般互不聯繫。儘管每天有數億電視觀眾,但這些觀眾總體來說都互不認識(家庭成員除外)。

傳播管道基本上是單向的、不對稱的,主要是由媒介向受眾的大規模、大批量的傳播;而受眾向大眾傳媒作出的傳播和反饋在人數上很少,資訊量也非常有限。

在大眾傳播過程中,總的來說,大眾傳媒得到的資訊反饋是遲緩的、零散的、有限的。大眾傳播的反饋不可能像面對面傳播那樣及時、充分。主要靠受眾自發的、零散的來信、來電、來訪、電子郵件等來實現。大眾傳媒要想得到比較系統、完整的反饋,往往要藉助科學的受眾抽樣調查或深度訪談等來實現。

大眾傳播過程中的中介,在專業上被稱作媒介,又稱媒體、傳媒。在英文中都作media(或單數medium)。在漢語中,「媒介」、「媒體」、「傳媒」之間的含義有細微的區別。「媒介」更多地指直接面對受眾的特定資訊載體,如報紙、廣播機、電視機等;「媒體」則不僅指直接面對受眾的特定資訊載體,而且更多地指相應的專業機構;「傳媒」則可以同時代表「媒介」和「媒體」。一般來說,大眾傳播媒介是指報紙、廣播、電視、雜誌、圖書、電影六大媒介。其中對當代人類社會影響最大的是報紙、廣播、電視三大新聞媒介。國際互聯網出現以後,有人又將其稱為「第四媒體」。

大眾傳播是一個過程,即專業機構和專業工作者(傳播者)製作和發送出資訊,透過媒介傳送到傳播對象(受眾)那裡,然後產生出某種效果。對於大眾傳播過程五要素的分析、研究構成了大眾傳播學的主要內容。

關於傳播者理論

主要研究大眾傳播機構及其有關工作人員的性質和作用,研究大眾傳播理論與體制以及與之密不可分的社會制度、政治制度對輿論、出版等事業的控制。因而,關於傳播者的研究在傳播學上也被稱為「控制分析」。關於傳播者的理論,在宏觀上主要有集權主義的大眾傳播理論、自由主義的大眾傳播理論、社會責任式的大眾傳播理論、蘇聯式的大眾傳播理論、發展式的大眾傳播理論和民主參與式的大眾傳播理論等。在微觀和中觀上主要有「把關人」理論等。

關於媒介(管道)理論

主要研究各種大眾傳播媒介的特點、作用和相互關係;大眾傳媒對受眾產生效果的途徑(即管道)等。關於媒介的理論主要有加拿大著名學者H.M.麥克盧漢提出的媒介就是資訊,是人體的延伸並有「涼」、「熱」之分等理論。關於各種傳播媒介相互關係的研究認為,多種傳播媒介,各有所長,也各有所短,在競爭中遵循一些基本法則。舊媒介將遵循生存第一的法則、變革求存的法則;新媒介要在媒介世界中站穩腳跟,至少要遵循優勝法則、30年(一代人)法則。舊媒介和新媒介在相當長的一個時間內共同遵循長期共存法則。大眾傳媒對受眾產生效果的途徑(即管道)並不都是直接的,有時要透過「意見領袖」的人際傳播即「兩級傳播」或「多級傳播」才能起作用。

關於受眾理論

大眾傳播的對象,即讀者、聽眾、觀眾,總稱為受眾,單個稱為受傳者。受眾是大眾傳播的出發點和歸宿。要想提高大眾傳播的質量和效果,就必須認識受眾、瞭解受眾、理解受眾、服務受眾。大眾傳播學對於受眾特性的認識經歷了一個曲折的過程,形成了多種理論。早期關於受眾的理論認為,在大眾傳播面前,受眾的所有成員均以大體一致的方式接受大眾傳媒的資訊刺激,而這種刺激能即刻觸發受眾的直接行動反應。這就是著名的「靶子論」。後來,大量實踐證明,靶子論與實際情況並不完全相符。事實是,受傳者有時很頑固,由此提出了「頑固的受傳者理論」。這一理論認為,大眾傳播的效果在廣大受眾中遠不是一樣的,而是千差萬別,這是因為每個人在心理結構、文化水準、個人經歷和觀點信仰等方面的千差萬別。經研究發現,受眾在接受媒介資訊時表現出三種選擇性心理因素:①選擇性接受。人們總是願意接受那些與自己固有觀念一致的,或自己需要和關心的資訊,迴避那些與自己固有觀念相齟齬或自己不感興趣的資訊,以免浪費時間和精力或接收資訊後造成心理上的不平衡感。②選擇性理解。對於同樣一個資訊,不同的人可以作出完全不同甚至完全相反的理解。這種理解為人們所固有的態度和信仰所制約,這就是所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③選擇性記憶。人們總是願意記住那些與自己固有觀念一致的資訊,而願意忘記那些與自己固有觀念不一致的資訊,以實現自己心理上的平衡。這就是關於受眾的「選擇性心理因素理論」。因此,傳播者要想提高傳播效果,就必須設法減少選擇性因素的干擾。但是,傳播者想要從根本上改變一個成熟的受眾成員的觀點卻幾乎是不可能的。研究進一步證明,受眾不僅僅是有選擇地接受傳播資訊,而且是主動地利用傳播資訊來滿足自己的需要。由此提出了「使用與滿足理論」。受眾利用大眾傳媒主要是滿足自己娛樂消閒、獲取知識、填充時間、平衡心理、尋求情報和社會交往的需要。

關於傳播效果理論

對於大眾傳播效果與威力的認識也經歷了反復曲折的過程。早期的「魔彈理論」認為,大眾傳播的宣傳效果就像槍彈射擊靶子一樣,可以產生出神奇的效果。槍一響,靶子就會應聲倒下。因而認為大眾傳播的效果威力無比。後來「兩級傳播」和「多級傳播」現象的發現,否定了大眾傳播的「魔彈理論」,提出了「有限效果理論」,認為大眾傳播的效果是非常有限的。研究表明,大眾傳播的主要效果是增強受傳者的固有觀念,而不是改變其固有觀念。這就是「強化固有觀念」的理論。此外,大眾傳媒透過每日每時的版面設置和節目安排,為公眾確定需要關注的問題及其優先順序,這就是大眾傳媒的「議程設置」或「確定議程」功能。從表面上看大眾傳媒似乎擁有為廣大公眾隨意設置議程的特權,從媒介日常運作的程式看也的確如此;但是從長遠看,議程設置的最終決定權掌握在受眾手裡。從這個角度上說,媒介工作者實際上是代表受眾每日履行日常「議程設置」權力。大眾傳播學還研究了提高傳播效果的一些原則和途徑。

  • 責編:admin
0

閱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