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百科 > 生物 > 生物學 >

人類

2019-10-25    作者:中文百科香港   來源:中文百科   VIEW:

人類(英語:Mankind),或人,這個名詞可以從生物學、哲學與文化各個層面來定義,或者是這些層面定義的結合。生物學上,是一種靈長目人科的直立行走的物種,學名Homo sapiens(意為「有智慧的人」)。智人意指擁有高度發展的頭腦。未成年雄性人類稱為男孩,而成年者稱為男人。未成年雌性人類稱為女孩,而成年者稱為女人。通常以個人或人來稱呼個別的人類,以全人類稱呼所有的人類。線粒體DNA與化石證明人類大約於20萬年前起源於東非。與其他動物相比,人具有高度發達的大腦,具有抽象思維、語言、自我認知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此種能力,加之人類直立的身體導致人類的前肢可以自由活動,使得人類對工具的使用遠超出其它任何物種。截止至2009年2月,世界人口已達到67億,大約是所有曾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的5%。

人類(高加索人種):男性與女性

與其他高等靈長類動物一樣,人類為社會性動物。人尤其擅長用口頭、手勢與書面語言來表達自我、交換意見以及組織。人類創造了複雜的社會結構,從家庭到國家。人類個體之間的社會交際創立了廣泛的傳統、習俗、價值觀以及法律,這些共同構成了人類社會的基礎。人類在地球上獨一無二,還由於人類具有審美的觀念,再加之人類自我表達的慾望和相對大的大腦,人類創造了藝術、語言、音樂以及科學。

人類希望能夠理解並改造環境,試圖用哲學、藝術、科學、神話以及宗教來解釋自然界的現象。這種與生俱來的好奇心導致了高級工具和技術的發展。雖然人類不是唯一使用工具的物種,但是人類是唯一會用火、會穿衣、會烹調食物及其他高級技術的動物。

哲學上人的概念是:地球上生命有機體發展的最高形式;在勞動基礎上形成的社會化的高級動物;社會歷史活動的主體。

科學分類:

域: 真核域 Eukarya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亞門: 脊椎動物亞門 Vertebrata

綱: 哺乳綱 Mammalia

目: 靈長目 Primates

科: 人科 Hominidae

屬: 人屬 Homo

種: 智人 H. sapiens

人類:東亞人種

漢字裡,「人」字的甲骨文是象形字,描繪的是一個側身站立的人形,刻意突出人的肢體。從金文、小篆一直到楷書都保持了這種簡潔明快的線條組合。《說文解字》釋:「象臂脛之形。」

人類:蒙古利亞人種

文化人類學上,人被定義為能夠使用語言、具有複雜的社會組織與科技發展的生物,尤其是他們能夠建立團體與機構來達到互相支持與協助的目的。

生物學上,人的學名為「智人」(拉丁文 homo為「人」,sapiens即「聰明的」),是與黑猩猩(PAN)、大猩猩(GORILLA)、猩猩(PONGO)、長臂猿(HYLOBATIDAE)同屬人猿總科的靈長目動物。人類與其它靈長目動物的不同在於人類直立的身體、高度發展的大腦,以及由高度發展的大腦而來的推理與語言能力。由於人和猿血緣相近,動物學家D.莫利斯戲稱人類為裸猿 ,並著述從各個角度論述人類種種行為的起源。

行為學上,人類的特徵有:懂得使用語言,具有多種複雜的互助性社會組織,喜歡發展複雜的科技。這些行為學上的差異也衍生出各文化不同的信仰、傳說、儀式、價值觀、社會規範。

人類:北美洲原住民

在哲學與法律里,人類、人、個體是有著不同的意義的。前者指的是這個物種,而後者則是一個行為個體;譬如說在約翰·洛克的 Essay concerning Human Understanding II 27 和伊曼努爾·康德的Introduction to the Metaphysic of Morals,個體就用來指稱一些非人的動物,同時也可指稱神秘動物、人工智慧,或是外星人。在神學與宗教哲學上的一個重要的議題即是上帝是否為一個個體。

人類起源

研究人類起源的直接證據來自化石。人類學家運用比較解剖學的方法,研究各種古猿化石和人類化石,測定牠們的相對年代和絕對年代,從而確定人類化石的距今年代,將人類的演化歷史大致劃分為幾個階段。遺傳學家則運用生物化學和分子生物學的方法,研究現代人類、各種猿類及其他高等靈長類動物之間的蛋白質、脫氧核糖核酸(DNA)的差別大小和變異速度,從而計算出其各自的起源和分化年代。目前,學術界一般認為,古猿轉變為人類始祖的時間在700萬年前。

從已發現的人類化石來看,人類的演化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四個階段:

南方古猿階段

已發現的南方古猿生存於420萬年前到100萬年前。根據對化石解剖特徵的研究,區別於猿類,南方古猿最為重要的特徵是能夠兩足直立行走。根據目前已發現的人類化石證據,南方古猿是已知最早的人類。

南方古猿屬於靈長目人科。人科不同於猿科的一個重要特徵,它是靈長類中唯一能兩足直立行走的動物。最早的南方古猿化石是1924年在南非開普省的湯恩採石場發現的,它是一個古猿幼兒的頭骨。達特(R.Dart)教授對化石進行了研究。他發現:這個頭骨很像猿,但又帶有不少人的性狀;腦容量雖小,但是它比黑猩猩的腦更像人;從頭骨底部枕骨大孔的位置判斷,已能直立行走。於是,他在1925年發表了一篇文章,提出湯恩幼兒是位於猿與人之間的類型,並定名為南方古猿(Australopithecus)。這在當時的人類學界引起了激烈的爭論,因為那時的大多數人類學家都認為發達的大腦才是人的標誌。

隨後,在南非以及非洲的其他地區,人類學家又發現數以百計的猿人化石。經多方面的研究,直到20世紀60年代以後,人類學界才逐漸一致肯定南方古猿是人類進化系統上最初階段的化石,在分類學上歸入人科。

湯恩頭骨

1924年,在南非阿扎尼亞一個叫做湯恩的地方,那裡的採石場工人採石時爆破出來一個小的頭骨化石。這塊湯恩頭骨化石很快被送到約翰內斯堡的威特沃特斯蘭德大學醫學院,交給瞭解剖學教授達特(Raymond Dart)。採石場工人送給達特的頭骨化石,包括顱骨的大部分和完整的顱內模,頜骨上保存著全套的乳齒和正在萌出的第一恆臼齒,屬於幼年個體(相當于現代3~6歲的小孩)。達特發現,這個化石具有許多似猿的性狀。比如,這個幼年個體的腦子大小像一個成年的大猩猩,大約為500毫升,估計成年時也不過600毫升左右。此外,其上下頜骨向前突出,類似猿。同時,達特注意到該化石也具有人類的性狀。其牙齒很小,與人類的牙齒相近。尤其重要的是,其枕骨大孔位於顱底中央,與人類相同。枕骨大孔是頭骨基部的開口,脊髓與大腦在此相連。人類由於採取兩足直立行走的姿勢,頭平衡于脊柱的頂端, 枕骨大孔便位於顱底中央;而猿的頭則向前傾,枕骨大孔在顱底相對靠後的位置。湯恩頭骨枕骨大孔的特徵表明,它所屬的個體已能直立行走。

基於這些發現,達特於1925年發表研究報告指出,這個化石所屬的個體是似人和似猿性狀的混合體,是已發現的與人的系統最相近的一種滅絕的猿。由於發現於非洲的最南部,因而湯恩頭骨所屬個體的種被命名為南方古猿非洲種(Australopithecus africanus)。達特的文章發表後,受到英國解剖學界和人類學界許多權威的嘲笑。他們認為這個化石不過是一個早期猿類化石。在隨後的10多年中,由於倍受矚目的北京猿人化石的發現,這個頭骨很少再被人提起。

1936年,在南非德蘭士瓦的斯特克方丹採石場又爆破出一批化石。其中,有一個完整的頭骨與湯恩頭骨極為相似。此後,又在南非的克羅姆德萊、馬卡潘斯蓋特、斯瓦特克蘭斯三處地點陸續發現了類似的化石。到50年代,在上述五個地點,總共發現了70多件南方古猿化石。學術界將在南非發現的南方古猿化石歸為一個屬兩個種,即南方古猿非洲種(Australopithecus africanus)和南方古猿粗壯種(Australopithecus robustus),或稱纖細型南方古猿(gracile australopithecine)和粗壯型南方古猿(robust australopithecine),並逐漸確立了南方古猿作為早期人類祖先的地位。

這裡需要指出,雖然南方古猿在名稱上仍叫做古猿,但實際上已經是人科(Hominidae)的成員了。國際古生物學命名規則規定,一個種屬一旦定名,就不可以隨便改動其名稱了。因此,古猿之稱沿用至今。

能人階段

前200萬-前175萬年。能人化石是1960年起在東非的坦桑尼亞和肯雅陸續發現的。最早的能人生存在190萬年前。能人在分類上歸入人科下面的人屬能人種(Homo habilis)。能人有明顯比南方古猿擴大的腦,並能以石塊為材料製造工具(石器),以後逐漸演化成直立人。

能人(Homo Habilis)頭骨化石

能人化石是自1959年起,利基(L.Leakey,1903—1978)等人類學家在東非坦桑尼亞的奧杜韋峽谷和肯雅的特卡納湖畔陸續發現的。這些古人類的腦容量較大,約在600 ml以上,腦的大體形態以及上面的溝回與現代人相似,顱骨和趾骨更接近現代人,而且牙齒比粗壯南猿的小。在分類學上,古人類學家將他們歸入人屬能人種(Homo habilis)。能人生存的年代在175萬-200萬年之間,當時粗壯南猿還沒有滅絕。

能人(Homo Habilis)活動環境復原圖

與能人化石一起發現的還有石器。這些石器包括可以割破獸皮的石片,帶刃的砍砸器和可以敲碎骨骼的石錘,這些都屬於屠宰工具。因此,可以說能夠製造工具和腦的擴大是人屬的重要特徵。但是,能人是通過狩獵的方法,還是通過尋找尸體來獲得肉食呢?能人腦的擴增與製造石器之間存在什麼關係?這些都是需要進一步研究的問題。

直立人階段

直立人在分類上屬於人屬直立人種(Homo erectus),簡稱直立人,俗稱猿人。直立人化石最早是1891年在印尼的爪哇發現的。當時還引起了是人還是猿的爭論。直到20世紀20年代,在北京周口店陸續發現北京猿人的化石和石器,才確立了直立人在人類演化史上的地位。直立人的生存年代約為170萬年前到20餘萬年前。至今為止,直立人化石在亞洲、非洲和歐洲均有發現。

直立人是舊石器時代早期的人類。北京房山周口店直立人居住遺址出土40多個個體的人類化石、數以萬計的石器、用火的遺蹟和採集狩獵的遺物,是舊石器時代早期人類社會生活的縮影。

人類勞動是從製作工具開始的。使用打製石器和用它製作的木棒等簡陋工具,能做赤手空拳所不能做的事情。人們利用這些工具同自然進行鬥爭,逐步改造了自然和人類本身。人類從不會用火到會用火,是一個巨大的飛躍。北京人會用火併能控制火。他們用火燒烤食物、照明、取暖和驅獸,促進了身體和大腦的發展,增強了同自然鬥爭的能力。

在北京人遺址中,除發現了採集食用的朴樹籽外,還發現了大量的禽獸遺骸,其中腫骨鹿化石就有2千多個個體,說明北京人過著採集和狩獵的生活。

智人階段

智人(Homo sapiens)一般又分為早期智人(遠古智人)和晚期智人(現代人)。早期智人生活在20萬年前到10餘萬年前。晚期智人的生存年代約始於10萬年前。其解剖結構已與現代人基本相似,因此又稱解剖結構上的現代人。

早期智人

1848年,在歐洲西南角的直布羅陀發現了一些古人類化石,這些化石所代表的古人類就是最先被發現的、後來被稱做尼安德特人(簡稱尼人)的早期智人,但當時卻沒有引起人們的注意。尼安德特人的名稱來自德國杜塞爾多夫市附近的尼安德特河谷,1856年8月,在這裡的一個山洞裡發現了一個成年男性的顱頂骨和一些四肢骨骼的化石,被命名為尼安德特人。在這以後,尼人的化石開始在西起西班牙和法國、東到伊朗北部和烏茲別克斯坦、南到巴勒斯坦、北到北緯53度線的廣大地區被大量地發現。尼人的生存時代為距今20萬年至3萬7千年之間。

尼人的腦量已達到1300至1700毫升;與直立人相比,頭骨比較平滑和圓隆顱骨厚度減小;面部(從眉脊向下到下齒列部分)向前突出的程度與直立人相似。歐洲尼人的鼻骨異常前突,顯示他們的鼻子一定很高;但是,由於他們有大的牙齒和上顎,因此推測他們的鼻子不可能象現代歐洲人那樣有狹窄的鼻腔,而是有一個向前大大地擴展的鼻腔。也就是說,他們擁有一個象現代歐洲人那麼高同時又象現代非洲人那麼寬的大鼻子;而且,鼻孔可能更朝向前方。

尼人創造了被稱為莫斯特文化的石器工業,以細小的尖狀器和刮削器為代表。當時的歐洲氣候寒冷,尼人能夠用火併且已經能夠造火。尼人還開始有了埋葬死者的習俗。除了尼人之外,在歐洲還發現了一些同時具有直立人的原始性狀和智人的進步性狀的早期智人化石,他們包括希臘的佩特拉洛納人(時代可能為距今16萬~24萬年,但有爭論)和法國西南部的托塔維爾人(也叫阿拉戈人,時代為距今大約20萬年),有些學者把他們作為直立人與早期智人的過渡類型。此外,在德國發現了距今20~30萬年前的斯坦海姆人,在英國發現了距今約25萬年前的斯旺斯庫姆人,兩者頭骨特徵非常相似,其形態顯得比尼人進步,但是其時代卻比尼人還要早。因此有些學者把他們稱為「進步尼人」或「前尼人」並認為他們才是後來的晚期智人的祖先;而其他時代較晚的尼人被稱為「典型尼人」,在距今3萬3千年前絕滅或者說被晚期智人替代了。

在非洲,早期智人有發現於埃塞俄比亞的被認為是過渡類型的博多人(年代大約在距今20~30萬年前)和發現於尚比亞的布羅肯山人(年代為距今13萬年以前)。

中國的早期智人化石都是在1949年以後發現的,材料主要包括北部地區的大荔人(發現於陝西省大荔縣)、金牛山人(發現於遼寧省營口縣)、許家窯人(發現於山西省陽高縣)、丁村人(發現於山西省襄汾縣)和南部地區的馬壩人(發現於廣東省韶關市曲江區)、銀山人(發現於安徽省巢湖市)、長陽人(發現於湖北省長陽縣)、桐梓人(發現於貴州省桐梓縣)。

亞洲其它地區的早期智人還有發現於印尼梭羅河沿岸的昂棟人(也叫梭羅人),形態上顯示出一些直立人到早期智人過渡的狀況。

晚期智人

中國最先發現的化石晚期智人就是著名的周口店山頂洞人。這些化石是1933年在龍骨山的山頂洞中發掘出來的,包括完整的頭骨三個、頭骨殘片三塊、下頜骨四件、下頜殘片三塊、零星牙齒數十枚、脊椎骨及肢骨若干件。但是由於日本發動的侵華戰爭以及後來的太平洋戰爭,這些材料和當時所有的北京猿人化石一起在幾個美國人手中被弄得不知去嚮。幸而在這批珍貴材料失蹤前他們被作成了模型,這些模型成為我們今天重新研究這一時間段人類發展狀況的重要依據。

1949年後,中國廣大地區又發現了一系列重要的晚期智人化石。其中包括進化程度與山頂洞人相當的柳江人頭骨(發現於廣西柳江縣)、比山頂洞人和柳江人進步的資陽人頭骨(發現於四川資陽縣)和穿洞人頭骨(發現於貴州普定縣),以及分別被稱為河套人、來賓人、麗江人和黃龍人的零散化石材料。

從南方古猿看人類演化

自1924年達特首次發現南方古猿化石起,至今發現的南方古猿化石已達7個種。在過去的幾十年裡,新的南方古猿化石的不斷發現,以及對所發現的化石進行的多學科研究,使學術界對涉及早期人類起源與演化的過程有了新的理解。首先,確立了南方古猿在整個人類演化系統上的地位。近年發現的400萬年前的南方古猿化石,使得南方古猿的生存年代與遺傳學家通過DNA研究計算出的人猿分離時間更為接近;其次,南方古猿屬內各個種,在化石特徵、生存年代、與後期的人屬在演化上的關係等方面的特點,使得人類學家認識到,人類的演化過程比原來想象的要複雜得多。在相同的時間範圍內,南方古猿的幾個種同時生存,但只有一個種群向人屬的方向演化,而其餘的種群最終都滅絕了。這說明人類的演化是按照「樹叢(bush)」的方式進行的,而不是按照傳統的直線狀方式進化的。這一點對於豐富生物進化理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南方古猿的發現與研究,加深了人類對自身起源與演化過程的瞭解,推動了古人類學的發展。值得一提的是,在過去的幾十年裡,利基家族對東非古人類的發現和研究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東邊的故事」

學術界一般將人科分為南方古猿屬、能人屬、直立人屬和智人屬。南方古猿是目前已知最早的人科成員。那麼,究竟是什麼因素促使南方古猿腦子擴大,並逐漸獲得直立行走和製造工具的能力,從而向人屬的方向轉化的呢?

1500萬年前的非洲,從西到東覆蓋著茂密的森林,居住著形形色色的靈長類動物,其中包括很多種類的猴子和古猿。可是在隨後的幾百萬年裡,那裡的環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致使生物也發生了相應的變化。當時,非洲大陸東部下面的地殼沿著紅海,經過今天的埃塞俄比亞、肯雅、坦桑尼亞一線裂開。結果,埃塞俄比亞和肯雅的陸地像起泡那樣地上升,形成了海拔270米以上的高地。這些高大的隆起不僅改變了非洲的地貌,也改變了非洲的氣候。它破壞了以前從西到東一貫的氣流,使東部成為少雨的地區,喪失了森林生存的條件。連續的森林開始斷裂成一片片的小樹林,形成片林、疏林和灌木叢。大約在1200萬年前,持續的地質構造力量使這裡的環境發生了進一步的變化,形成了一條從北到南長而彎曲的峽谷。大峽谷的存在造成了兩種生物學效應:一是形成了妨礙峽谷東西兩側動物群交流的屏障;二是進一步促進了鑲嵌型生態環境的發展。有的專家認為,這種東西嚮的屏障對於人和猿的分支進化是極為重要的——使人和猿的共同祖先的群體分成兩部分。大峽谷西部的群體生活在濕潤的樹叢環境,最終成為現代的非洲猿類。而大峽谷東部的群體,為了適應開闊環境中的生活,發展了一套全新的技能(兩足直立行走、解放上肢、開始使用和製造工具),從而經過南方古猿向人屬方向轉化。法國古人類學家科龐(Yves Coppens)將這種演化的模式叫做「東邊的故事」。

人類的起源地:非洲還是亞洲?

達爾文在1871年提出,人類的誕生地是非洲。他的理由是,與人類最相近的兩種猿——大猩猩和黑猩猩都生存在非洲。當時,在非洲還沒有發現早期人類化石,加之許多人認為,像人類這樣高貴的萬物之靈不可能起源於黑暗的非洲大陸。所以,達爾文的觀點沒有被普遍接受。但如前所述,自從1924年起陸續在非洲發現了多達7個種的南方古猿化石。經過多年的爭論,南方古猿已被人類學界一致歸於人的系統。其形態遠比亞洲的猿人(直立人)原始,年代也比後者要早。由於比南方古猿更古老的化石(如臘瑪古猿等),在人類演化系統上的地位還不確定,而且目前的趨勢是否定的,所以南方古猿被認為是人類發展的第一個階段。而且,在非洲以外的地區,迄今還沒有發現任何肯定是南方古猿的化石。所以,目前多數人類學家認為人類的起源地應該在非洲。

由此看來,人類起源地的問題似乎是解決了。但實際上問題遠非那麼簡單,非洲起源說也存在不完善之處。根據現有的各方面的證據,包括化石的、分子生物學的以及古生態學的資料,一般估計人類最早應起源於約700萬年前。但目前在非洲發現的人類化石最早僅為440萬年前。早於這個年代的人類化石只有零星發現,並且對牠們的鑑定還不確定。此外,在非洲至今還沒有找到介於南方古猿屬和人屬之間的過渡類型。所以,現在還不能肯定非洲是人類最早起源的地方。這樣,人類學界有一部分人在考慮是否還有其他的可能性。

早在19世紀後期,德國學者海克爾(Ernst Haeckel)就曾提出,亞洲的長臂猿、猩猩與人的相似程度,大於非洲猿類與人類的相似程度。因此,人類也可能起源於亞洲,特別是中國。其理由大致有三:其一,青藏高原的隆起所造成的環境和氣候的變化與東非極為相似;其二,根據古哺乳動物的研究,在過去的1000萬年裡,東非和東亞有許多相同的動物門類,表明兩地的古環境、古氣候相當接近;其三,在中國已經發現多種古猿化石,更發掘出了豐富的直立人及其以後階段的人類化石,以及舊石器時代的文化遺蹟。至於中國究竟是不是早期人類的發祥地,要解開這個謎,還有待更多的化石證據和深入的研究。

人類起源學說

人類起源是查爾斯·達爾文提出演化論後,逐漸發展起來的一種理論,認為人類起源於類人猿,從靈長類經過漫長的演化過程一步一步發展二來。這一理論得到一些生物學家及考古學家的支持。和其它由演化理論發展出來的理論一樣,這一理論同樣面對很多挑戰和難以解釋的現象。

目前對現代人類的早期演化歷程主要有兩種理論,即單地起源說和多地起源說,19世紀時西方國家的人類學家抱有種族歧視觀念,大部分同意多地起源說,認為白種人和其它人種起源不同,從根本上就處於一個優越的地位。20世紀的一些新考古發現、基因檢測技術發展,導致大部分科學家同意單地起源說。不過,部份學者認為基因研究人類起源本身並不嚴謹,單地起源說和現在的考古發現存在許多衝突,認為許多古人類考古發現支持多地起源說而否定單地起源說。

最近的一份研究結果顯示,人類在近數千年來的演化速率高于更遠古的時代,且可能正在加速當中。這是因為人口數量猛增,技術的進步使人們能更快的適應新的疾病、環境、飲食和社會變化(如城市)。然而這一現象並沒有在與人類長期共同生存的動物身上得到體現。單一物種的高速進化現象在演進理論/進化理論上無法得到滿意解釋。而這種演化並未體現在基因變化上,更多體現在知識體系和技能上的變化,是經過後天學習獲得的。

人的生命週期

人的生命開始於受精卵。男性通常透過性交的方式使得女性受精,有時也可能以人工受精。人在生長初期稱為受精卵,受精卵在女性的子宮歷時38周經過各種生長時期,最後終於變成胚胎,再變成胎兒。變成胎兒後,就可以準備出生,胎兒被女性從體內娩出後第一次靠自己呼吸,同時改稱為嬰兒。一直到成為嬰兒後,人才開始受到法律保護,少數某些地區可能由子宮內的胎兒時期就開始保護。人的生命結束于死亡。

與其他生物相比,人類的生產過程顯得複雜許多。長達24小時以上的痛苦分娩並不少見,有時甚至可能造成小孩或母親的傷害或死亡。

死亡往往帶來不舒服的感覺或是懼怕。葬禮是人類社會的特色之一,通常也起因於對死後世界的信仰。但一個人長生的方式往往只能通過後人的膜拜與繼承。

人種

人種是在體質形態或遺傳特徵上具有某些共同特色的人群,劃分時可以根據外在特徵(如膚色、發色、面部骨骼結構等)、基因、以及自我認同為標準。「種族」這一概念以及種族的具體劃分都是具有相當爭議性的課題,其在不同的時代和不同的文化中都有差異,種族的概念也牽涉到諸如社會認同感以及民族主義等其他範疇。

18世紀時,人類群體之間的區別成為科學研究的重點(Todorov 1993)。早期的學者注重於總結及描述「人類的自然類別」,這即是約翰·弗里德里希·布盧門巴赫(Johann Friedrich Blumenbach)於1775年出版的人類五分法的文章的標題。但隨著19世紀時人類學的形成,歐美學者開始試圖解釋各個群體在行為上和文化上的不同特徵(Stanton 1960)。他們開始測量顱骨的大小及形狀,試圖解釋智力或者其他方面的不同特徵(Lieberman 2001)。與達爾文於1859年出版《物種起源》同時,歐洲人對於不同種族到底起源相同,還是各自進化,或各自被上帝創造,展開了激烈的爭論(Wolpoff and Caspari 1997)。

17世紀至19世紀期間,民間對於民族之間的區別的普遍認知,和科學家對於這些區別的解釋結合在一起,形成了後來一名學者所說的「種族的意識形態」(Smedley 1999)。這種意識形態的基本要旨是:種族是遠古的,自然的,一成不變的,各不相同的。雖然一些群體是多個群體的混合體,但是通過調查和研究,仍然可以辨別形成該混合群體的祖先民族。

19世紀時,有多位自然科學家在種族的問題上發表了自己的觀點,如喬治·屈維埃(Georges Cuvier)、詹姆斯·考維斯·普里查德(James Cowles Pritchard)、路易·阿加西(Louis Agassiz)、查爾斯·皮克林(Charles Pickering)、約翰·弗里德里希·布盧門巴赫(Johann Friedrich Blumenbach)。其中屈維埃將人類三分,普里查德七分,阿加西八分,皮克林十一分。布盧門巴赫的五分法則是19世紀時比較常見的:

1. 高加索人種,即白色人種,主要分布在歐洲、西亞等地

2. 蒙古人種,即黃色人種,主要分布在中亞、東亞等地

3. 埃塞俄比亞人種,即黑色人種,主要分布在非洲、大洋洲等地

4. 美洲人種,即紅色人種,主要分布在美洲

5. 馬來人種,即棕色人種,主要分布在東南亞(注意:和20世紀時所說的棕色人種不同)

在布盧門巴赫之後的幾十年裡,研究人員漸漸將美洲、馬來兩個人種歸併于蒙古人種,結果進入20世紀初剩下三個主要的人種:

1. 尼格羅人種,即黑色人種

2. 高加索人種,即白色人種

3. 蒙古人種,即黃色人種

20世紀最常見的分法是由美國人類學家卡爾頓·S·昆(Carleton S. Coon)提出的:

1. 剛果人種,即黑色人種

2. 高加索人種,即白色人種

3. 蒙古人種,即黃色人種

4. 澳大利亞人種,即棕色人種

5. 開普人種(居于非洲南部,因在特徵上和傳統的「黑色人種」有別,而分列出來)

人類親緣關係

人類與類人猿的差異

人類與類人猿雖然有許多相似之處,但是也存在著一些明顯差異,因此,在分類學上,雖然,都屬於靈長目,人類被列為人科,而類人猿則被為類人猿科。

人類與類人猿的一個主要區別是人類適于兩足直立行走。這樣,人類的雙手就不再是行走的器官,而可以用來製造和使用工具,人類的許多形態結構特點都與直立行走有關。人類的頭部位於脊柱的頂端,枕骨大孔接近顱底中央,朝下方。人類的脊柱呈S形彎曲,使身體的重心落在骨盆和後肢上,以減輕人在行走、奔跑或跳躍時的震動。人類的骨盆寬大,髖骨向兩側張開,既便于支撐腹腔的內臟器官,又為臀肌和一些保持人體直立的肌肉提供附著區。人類的後肢長而粗壯,使重心下移,保持穩定性。跟骨增大,足底呈弓狀,增強了直立行走時的彈跳力。人類的拇指比任何猿類都大,而掌部相對較短,從而增加了人手的靈活性和動作的準確性。而現代類人猿的前肢長於後肢,身體重心較高,脊柱稍稍成弓狀,所以牠們行走和站立時多採用半直立姿勢。

與類人猿相比,早期人類的食物範圍較廣,包括植物性食物、昆蟲、蜥蜴、鼠類和其他小動物等。火的使用,使得人類的祖先可以先將食物煮(燒)熟,然後再食用,這樣,就不需要發達的咀嚼肌和碩壯的牙齒對食物進行較多的機械加工,他們的面部也因此而逐漸退化,變得不象猿類那樣凸出了。

人類與類人猿的腦不僅大小不同,在結構上也有著明顯的區別。人類大腦皮層的面積是黑猩猩的三倍多,而且其額葉、頂葉和顳葉都比類人猿的大,這樣區域是與感覺、運動的綜合以及語言、記憶相聯繫的。

哲學上對人的認識

人和其他動物的聯繫和區別

人是在自然界永恆發展的一定階段上出現的,是由古猿進化而來的。因此,他與其他動物一樣,無法擺脫自然界及其必然性。在生物分類學上,人類屬於脊索動物門、脊椎動物亞門、哺乳綱、靈長目、人科。在人類學上,具有同一起源,並在體質形態上具有某種共同特徵(如髮型、發色、膚色等)的人群稱為人種或種族。現代人類學一般將人類分為三大人種:蒙古人種(也叫亞美人種或黃色人種);尼格羅-澳大利亞人種(也叫尼格羅人種或黑色人種);歐羅巴人種(也叫歐亞人種、高加索人種或白色人種)。這些人種具有共同的祖先。

人具有許多不同於其他動物的生理特徵。同他的最近的祖先猿在生理特徵上也有很大的區別。身體垂直,用兩條後肢行走,是人在生理解剖學上的重要特徵。人手的拇指異常發達並與其他4指對立,8塊形狀多樣的腕骨和5根掌骨形成了寬闊的手掌。手部的魚際肌是人類區別於猿類的重要特點,能做對掌運動,是人手作精細動作的生理基礎。人頭骨的顱腔容積通常為1200~1600立方厘米,而猿腦顱腔最大也不超過 650立方厘米。藉助語言並在大腦的生理基礎上形成的第二信號系統是人特有的高級神經系統,它使人腦具有接受特種聲音,即語言刺激的能力,是人進行抽象思維的生理前提。這些生理特徵是通過勞動在從猿轉變成人的過程中形成的。

人區別於動物的最根本的特徵是勞動,人的其餘一切特徵都是在勞動基礎上產生的。人以外的動物沒有勞動,牠們都只是消極地依賴自然界,牠們的活動是一種本能的無目的的活動,在活動中僅僅把自身的天然器官作為手段,並以自身的變化來適應自然環境,從自然界攝取現成的生活資料來維持生命。人不滿足自然界提供的現成東西,他通過勞動把自然物製成工具,把外部自然力變成人征服自然的新手段,利用它改造自然物,把自然物變形或變質,使之服務於人的目的。人在勞動過程開始時就已在觀念中存在著將要得到的結果。他必須使自己的意志服從這個目的。勞動的目的作為規律決定著他的活動方式和方法。

為了勞動,人們必須在生產過程中結成一定的社會關係,勞動使人逐漸成為社會的動物。正如恩格斯在《自然辯證法》一書中所說的,勞動在物種方面把人從其他動物界中提昇出來,「人類是唯一能夠由於勞動而掙脫純粹的動物狀態的動物」。

在勞動中人還逐漸形成抽象思維的能力,這是人區別於其他動物的最重要的心理學特徵。人進行抽象思維的生理基礎是第一信號系統和第二信號系統的協同活動。第二信號系統的功能是專門反映感官接收來的外部事物的信號的信號,即語言。而語言這種為全體社會成員共同理解的特殊信號,也是在勞動過程中形成的,並在人類歷史發展中被固定下來。它的內容是從個別事物中概括出來的一般的東西。沒有語言這個工具,抽象思維是不可能實現的。

思維是人腦對客觀現實的間接的、概括的反映形式。人藉助於思維,就能在對事物的認識中,從個別中概括出一般,從現象中看到事物的本質和規律,使人的認識從感性的直觀達到理性的認識。通過思維,人還可以反映那些沒有直接作用於人的事物和屬性,也可以預見事物的發展變化進程,對未來作出「超前」反映。憑藉思維來認識自然規律,是人通過勞動改造自然、支配自然的必要前提。

人是歷史活動的主體

人是自然界的改造者,又是人類社會的創造者。人是和社會同時產生的。社會是人們在相互交往和共同活動的過程中形成的相互關係的體系。社會的發展和變化是通過人的活動實現的,人的活動貫穿在社會的各個方面。社會生產是人改造自然界的活動;人們為了生產物質生活資料而結成的生產關係,是生產的社會形式。在生產關係基礎上產生的其他社會關係,同樣是人活動的產物。社會歷史規律是貫穿於人的活動中並通過人的活動實現的客觀的必然的聯繫。人類歷史和其他動物發展史的區別在於,其他動物只是動物史的消極客體,人卻積極地創造著自己的歷史,離開人的活動便沒有社會的歷史。就全部社會生活、社會歷史都是人們活動的產物這個意義上說,人是全部社會生產行為的基礎和主體。同樣,作為社會的存在物的人也只有在社會中才能形成。至於個人是什麼樣的,主要取決於他們進行生產的物質條件。人在改造自然、改造社會中不斷地改造著自己。社會歷史的發展、社會物質生活條件的變化,決定著人的歷史變化。即使是飲食男女、繁衍後代等人的生理需要,也要通過一定的社會形式來滿足。歷史上不存在脫離開現實的具體歷史條件的抽象的人,沒有不帶社會性的人的活動,也沒有超歷史的永恆不變的人的本性。

人作為社會活動的主體的地位和作用是在人的歷史發展中實現的。原始社會的生產力水準極端低下,人對自然界的狹隘關係制約著人們之間的狹隘的社會關係,而人們之間的狹隘的社會關係又制約著人對自然界的狹隘關係。這時自然界作為一種完全異己的、有無限威力和不可制服的力量與人們對立著,人們同其他動物一樣要服從它的盲目支配,人的意識也是一種純粹動物式的意識,和其他動物不同的地方只是在於:他的意識代替了本能,或者說他的本能是被意識到了的本能。隨著生產力的發展,人才逐漸從自然界分離出來,逐漸發揮出作為歷史活動主體的作用。創造歷史的勞動者實際上只被看作歷史的客體,而沒有被看做歷史的主體。人的主體作用是通過曲折的形式實現的。

人對自身本質的認識

作為歷史主體的人是在改造自然和社會的漫長過程中,逐步認識自身的本質的。人類認識史表明,要在觀念上形成一個與自然界相區別的「人」的概念,人自身與自然界的區別必須達到一定程度,還需要有較為發達的抽象思維能力。對人進行哲學的探討,在中國始於春秋戰國時代。中國古代典籍《尚書·泰誓》中已經提到人在宇宙中的地位,說「惟人萬物之靈」。墨子認為,禽獸有羽毛、利爪以保障自己的生存,而人則以「力」。荀子指出,只有人才能「裁其非類,以養其類」。他們都已經認識到,人之所以超出其他動物,在於他有能力利用自然來滿足自身的需要。人性是這個時期各派思想家爭論的一個問題。孟子主張人性善,荀子主張人性惡,告子主張「生之謂性」、「食色,性也」。在整個中國封建社會裡,由於儒家思想占統治地位,所以人性問題主要側重從倫理道德角度進行探討。直到宋代朱熹也還是主張「性,即理也」,他從「滅人慾,存天理」的封建禁慾主義出發,把人性看作「天理」的體現。明末清初的王夫之則主張天理在於人慾之中,「隨處見人慾,即隨處見天理」。在歐洲,古希臘唯物主義哲學把人、自然和社會看成是一個統一的實體,認為人是宇宙的一個部分,人身上包含著宇宙的全部要素。德謨克利特用原子論說明瞭人的物質性,指出人的靈魂也是原子構成的,只不過這種原子比較精細圓滑而富于活動性質。亞里士多德進一步試圖說明人與自然物的區別,曾指出人類在本能上「是一個政治動物」。但他把這一點看作僅僅是「人類生來就有的合群的性情」,對人性的認識仍然沒有超出動物性,未能正確說明人區別於其他動物的真實本質。

歐洲中世紀,神學觀點居于統治地位。基督教神學把人看作是上帝的創造物,並從「原罪」中引出人的本性。聖經中說,由於人類始祖亞當和夏娃違抗了上帝的意旨,所以後來的一切人都生而有罪。人一方面有著與上帝相通的神性,另一方面又有使他陷入罪惡的肉體,所以說人「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野獸」。按照這種觀點,人只有摒棄自然的慾望,皈依宗教,信仰上帝,才能獲得拯救。

近代資產階級哲學家在反對宗教神學的鬥爭中,批判以神性貶抑人性,宣揚抽象的人道主義的人性論。以法國唯物主義為代表的自然主義的人性論把人看成是一種具有更高感覺能力的動物,認為人的本質就在於人自身,即人的自然本性。J.O.de拉美特里宣稱「人是機器」;C.A.愛爾維修宣稱人「只是一個感性實體」,趨樂避苦的肉體感受性是支配人的一切活動的永恆本性。近代資產階級的理性主義人性論把人從感覺實體上升為思維的實體,認為人的本質是理性,而理性也就是自由。I.康德認為,人只有不受感覺世界的支配,服從自己理性發出的「絕對命令」,才是一個自己主宰自己的真正意義上的人。G.W.F.黑格爾很強調人的社會性,他已看到勞動是人的本質。 但由於他把人規定為理性的自我意識,所以他所說的勞動只是抽象的精神的勞動。L.費爾巴哈從人本主義出發反對黑格爾把人歸結為自我意識的觀點,他認為人是一個「感性」的類存在物,「一個自然本質」。

現代資產階級西方哲學在研究人的問題時,儘管提出過某些有價值的思想資料,但他們的共同缺陷仍然是離開人的社會關係抽象地考察人,宣揚抽象的人性論,重複著歷史上的錯誤。他們或者宣揚人的本性就是人的生物屬性,或者宣揚人最初只是一種理性的存在物,人的本質是由這種理性造成的。

歷史唯物主義從一定的歷史條件和社會關係出發來說明人的本質,並把這種方法作為觀察和解決人的本質問題的基本原則。按照這一原則分析問題,人固然也有自然屬性,但體現人的本質的是其社會屬性。把人同動物區分開來的生產活動在本質上是一種不斷發展著的社會性的活動。人在改造自然的活動中也改造著自己;人是什麼這同他所從事的生產活動以及由此創造的社會關係是同一的。馬克思說:「人的本質並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現實性上,它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第18頁)。從歷史唯物主義觀點看來,現實中的人都是具體存在的,在社會關係中處於不同地位的個人,有著不同的物質利益,具有不同的要求、思想和感情,因而他們的本質也是不相同的。在階級社會中,具有對抗性質的生產關係表現為互相對立的階級關係,而作為這種關係承擔者的個人,便具有階級的屬性。互相對立的階級和階級鬥爭使現實的人性帶上了階級性,但這並不排斥他們之間在某些方面具有共同的人性,即某種人類的共性。

  • 責編:admin
0

閱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