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百科 > 體育 > 體育學 >

拳術

2019-11-15    作者:中文百科香港   來源:中文百科   VIEW:

拳術,中國武術中徒手技法的總稱。簡稱拳。古時,有技擊、手搏、使拳、拳法、白打等稱謂。

起源和發展

原始人類為了免受野獸的侵襲和獵取生活資料,採用拳打、腳踢、指抓、跳躍、翻滾等動作,這是最原始的拳技術的萌芽。傳說炎黃時代,蚩尤部落善於徒搏角抵,他們頭戴牛角,進行拳打、腳踢、抓扭。《詩經》中有「無拳無勇,職為亂階」,這是古籍中最早出現的「拳」字。商周時代的拳術多稱為「手搏」。春秋戰國時,稱技擊。齊國為了選擇武勇人材,充實到軍隊,每年春秋兩季舉行全國性的「角試」。漢代出現了觀賞性和健身性的象形舞,如「沐猴舞」、「醉舞」和五禽戲等。這些都屬於早期的象形拳術。宋代,拳術套路盛行。明清時代是武術大發展時期,拳種林立,還出現了許多武術研究家和拳法論著,如戚繼光的《紀效新書》、王宗岳的《太極拳經》、黃百家的《內家拳譜》、陳鑫的《陳氏太極拳圖說》等。

特點和作用

雖同為拳術,但在長期社會實踐中,受不同因素的影響 ,形成了許多拳種流派,其運動風格和特點各異:如長拳姿勢舒展,動作快速;太極拳舒展柔和,輕靈圓活;八卦掌勢勢連綿,身靈步活;形意拳動作簡練,發力較剛;南拳步穩勢烈,剛勁有力;通背拳放長擊遠,發力順達。劈掛拳大開密合,長擊冷抽。象形拳是模擬各種動物的特長和形態,以及表現某些古代人物的搏斗形象和生活形象。又分象形、取意兩種。取意是以動物的搏擊特長來充實技擊動作的內容。雖然不同拳種特點不同,但套路都是由手型、步型、手法、步法、腿法以及數量不等的跳躍、平衡、跌扑、滾翻等動作與技術組成。練習拳術,要求動作規範,手、眼、身、步配合協調,還須與意識、呼吸緊密結合,達到內外合一,形神兼備。通過拳術的鍛鍊,不僅使人掌握攻防格鬥技術,還能提高人體各系統機能和各種身體素質,並為進一步學習武術器械項目打下良好的基礎。

內容和分類

明代有所謂「外家」、「內家」之說,簡單地把拳術分為內家拳和外家拳。外家主要講究搏人(攻擊),內家主要講究禦敵(防守)。晚清時,有人把與內家拳近似的太極拳、形意拳、八卦掌也稱為內家拳。還有把拳術按地域分為南派和北派的。南派指流行於長江流域以南地區的拳術,其特點是:架式小,動作較緊湊,練習時活動範圍不大。北派指流行於黃河流域及其以北地區的拳術。其特點是架式大,動作舒展,練習時活動範圍大。此外還有按姓氏分類的,依拳術技術特點分類的。

現代較為流行的分類方法是把拳術分為以下5類:

①內家拳類。包括內家拳、太極拳、形意拳、八卦掌等。

②長拳類。包括少林拳、查拳、華拳、三皇炮捶、通背拳、翻子拳、攔手拳、戳腳、六合拳等,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根據查、華、炮、洪等拳術特點綜合整理的適應普及的初、中級套路、適應競賽的規定套路和自選套路。

③南拳。中國南方各省流行的拳術。

④短拳。又稱短打,一種較為古老的拳種。

⑤象形拳。包括猴拳、蛇拳、鷹爪拳、螳螂拳、醉拳等。

  • 責編:admin
0

閱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