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百科 > 宗教 >

三學

2019-08-08    作者:中文头条   來源:中文百科   VIEW:

三學(梵語:śikṣā,巴利語:sikkhā),佛教用語。分別指增上戒學(adhisīla-sikkhā)、增上意學或增上心學(adhicitta-sikkhā)、增上慧學(adhipaññā-sikkhā)。戒、定、慧,即三無漏學,是達到解脫三界生死結縳煩惱、得到漏盡通的修行之道。三無漏學是八正道的總結:八正道中的正語、正業、正命為戒學,正精進、正念、正定為定學,正見、正思維為慧學。三學涉及佛教理論和實踐的全部內容,是學佛者應當完成的基本修持功課,它包括戒(律)、(禪)定及(智)慧三個方面的學業。

戒,又稱增上戒學,即戒律之學,泛指佛教為出家僧尼和在家信徒所制定的一切戒律儀規。按內容可以分為止持戒和作持戒兩種。止持戒是指「止非防惡」一類的戒律,包括五戒、八戒、具足戒等。五戒禁殺、盜、淫、妄語、飲酒。八戒全稱為「八關齋戒」,它要求在家信徒在前五戒基礎上,增加不坐高廣華麗大床、不裝飾打扮觀聽歌舞、不非時食(過午不食);比丘和比丘尼更要受持保守具足戒,才算符合出家人的身份和資格。《四分律》規定比丘戒250條,尼戒348條。戒律之另一大類是作持戒,指「眾善奉行」一類的戒律,它包括僧團的修法儀規,以及僧尼衣食住行的儀規。以上雖然是小乘戒的內容,但大乘也不違這些戒規。從慈悲眾生的立場出發,大乘還特彆強調三聚淨戒、十重戒、四十八輕戒。

定,又稱增上定心學,即修持禪定的功夫。修定的目的在於擯除雜慮,靜心觀想四諦道理。「禪」,意譯「靜慮」、「思維修」等,謂心註一境,正審思慮,是悟解佛法的根本方法之一;「定」即「三摩地」、「三昧」等,意譯「等持」,是指心不散亂的精神境界,特點是「攝心住緣,目之為止」,故中國古代也將其譯為「止」。

慧,又稱增上慧學。這是指透過學習佛教義理而培養起辨別事物、指導精神修習的能力。大小乘都承認慧具有擇法和斷疑的功能。廣義地說,慧學是指義學修養的培植過程,而培養智慧的最終目標仍是實現解脫。

  • 責編:admin
0

閱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