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百科 > 宗教 > 佛教 >

三藏

2019-08-08    作者:中文头条   來源:中文百科   VIEW:

三藏(拼音:sān zàng),梵語:त्रिपिटक Tripiṭaka),佛教典籍的組織與保存形式。又稱一切經、契經、藏經,包括經、律、論三個基本部分。佛教經典中最早出現的是釋迦牟尼在世時宣說的正法,最初佛的教法是以口口相傳的形式保存下來的。而以經藏和律藏來命名,是佛逝世以後的事。佛涅槃後,僧團的領袖們像大迦葉、阿難等人深感樹立佛生前教導的權威性並以此維繫僧人的修持和教團的發展,十分必要。佛入滅的當年,在夏安居時迦葉主持了佛教教理的彙編工作,這就是結集。佛的弟子們聚集一處,會誦並確認佛所說法的地點、對象和因緣。「多聞第一」的阿難背誦了佛祖生前的思想論述,這稱為「經」;「持律第一」的優波離誦出了佛祖為僧團制定的規章制度,這稱作「律」。

歷史由來

釋迦世尊入滅之後,弟子為能維持世尊所傳的教理,由弟子摩訶迦葉主導,選拔五百位弟子代表,于王舍城外的七葉窟召開佛典的編集大會,稱為「第一結集」或「五百結集」。

契經,內容是釋迦佛所傳的教義,由侍奉世尊 25 年的阿難誦出,經大會認可確立。《阿含經》即為經藏,《阿含經》有四大部,即《長阿含、中阿含、增一阿含、雜阿含》,又稱四阿含,是根本佛教及原始佛教之研究資料,尤以《雜阿含經》的更重要,代表了釋尊在世時期的佛法實態。西元148年,安息國僧安世高譯出一些阿含別生經。現傳阿含經有兩種譯本,就是南傳巴利文三藏的五部,與漢譯的四阿含。現存漢譯《雜阿含經》缺佚兩卷。

漢傳佛教的經藏有阿含部、本緣部、般若部、法華部、華嚴部等。

即毗奈耶,內容是僧團生活的規則,佛陀入滅後,五百弟子在王舍城七葉窟舉行結集,由持戒的優波離背誦戒律,一日誦一律,分八十次誦出根本律法,經大會認可確立。漢傳佛教以《四分律》、《五分律》與《僧祇律》三者為主流,而其中又以《四分律》最為人所接受。《四分律》與《五分律》共百條,故又稱為百眾學。


後來用以解釋佛經的著作稱為論。南傳佛教稱論藏中包含了四種有關於生命終極的究竟法,即心法、心所法、色法和涅槃法。論藏成立於西元元年前後(距今約2000年前),此時佛教已由「初期佛教」進入「部派佛教」。部派的分裂,造成異說紛起,部派成立各自的論典。例如南傳上座部佛教的《論藏》一共有七部,稱為「上座部七論」:《法集論》、《分別論》、《界論》、《人施設論》、《論事》、《雙論》和《發趣論》。北傳佛教說一切有部的論藏基本組成包含「一身六足」:《集異門足論》、《法蘊足論》、《施設論》、《界身足論》、《識身足論》、《品類足論》、《發智論》。

最初的佛藏形式

在佛教流傳的過程中,佛的全部教導又有其他一些組織形式。例如,佛典有一種稱作「九分教(也稱九部經、九部法)」的貯藏形式。牠們是:

修多羅,散文形式的經文,又稱契經;

伽陀,偈頌形式的經文,又稱孤起頌、不重頌;

伊帝目多伽,佛所說弟子們在過去世的因緣故事,又稱本事或如是語;

闍陀伽,佛所說自己在過去世中的因緣故事(又稱本生);

阿浮陀達摩,說佛及弟子們的神通故事,又稱未曾有或希有法;

尼陀那,記錄了佛所說法的緣起或因緣;

阿波陀那,解說佛的教義的種種譬喻;

耆夜,所謂重頌、應頌,以偈頌複述佛的教說。

優波提舍,即議論,對佛所教法義的討論。九分當中,修多羅、伽陀與耆夜三者是佛經基本形式。以後佛教經典又發展成為「十二分教」、「十二部經」,增加了

和伽羅那,佛的授記預言;

優陀那,意為「自說」或「不問自說」,佛所講的菩薩成佛事;

毗佛略,又稱「方廣」、「方等」,佛所說的廣博方正的湛深教法。

三藏的組織形式

「藏」的本意是「篋」或「箱」,轉義為今日所謂「範疇」。至少在部派佛教時期,多數部派已經使用三分的方法來歸類保存全部佛教經典,這種經律論三藏形式仍然保留至今。大乘佛教出現後,把先前的三藏稱為小乘經、小乘律、小乘論。經是佛的論議教導,律是佛制定的戒律,而論是佛弟子們對佛的言教的議論發揮。早期佛教流行時,印度各地情況複雜,各部派的經典組織不盡一樣。據玄奘大師在《大唐西域記》說,佛滅後大迦葉組織首次結集時,還有另一批比丘也另行結集,他們成就的經典,除三藏外,還有雜藏和禁咒藏,共有五藏。通常認為大眾部另有雜藏,犢子部另有咒藏。各個部派雖多有三藏,但三藏的組織還不一樣。就上座部言,其三藏中貫徹了五分法。如經有長阿含、中阿含、增一阿含、相應阿含和小部阿含(又稱雜藏);律的五分是大分別(說比丘戒)、比丘尼分別(說比丘尼戒)、犍度(說受戒、安居等事)、本母(戒律通論)以及增一毗尼(戒律的補充論述)。至於論藏,也採用五分法:問、非問、攝、相應以及發趣。從上座部分出的說一切有部則是用四分法來組織三藏的。其經藏只有四阿含,相應阿含居首位。而較部派佛教稍晚的大乘佛教,起先並不承認其經典屬三藏(《大智度論》卷一〇〇說「三藏是聲聞法,摩訶衍是大乘法。」又說摩訶般若波羅蜜等不在集三藏中)。但以後大乘佛教也堅持自己另有三藏,即大乘經、大乘律、大乘論。在漢文佛教經典三藏中,這三者不再是組織結構的範疇,而是指其內涵意義。

大乘經

音譯名為大乘修多羅。相對於阿含經四部或南傳五部尼柯耶而言的大乘經典。依《大智度論》的說法,經可以分為聲聞藏與菩薩藏。菩薩藏中的經典就是大乘經。但三藏中並沒有分列出來的「大乘經」名目,儘管它在漢文大藏經中的確是別成一類的。以大正藏為例,小乘方面的經大抵列在阿含部與本緣部中,而般若部、法華部、華嚴部、寶積部、大集部、經集部以至密教部都屬於「大乘經」。通常認為最初的大乘經出現大約在西元1世紀前後。從古代佛教經錄看,整理佛經目錄的僧人是明確注意到了大乘經典的存在的。據《歷代三寶記》說,在南北朝時的眾多經錄都分列了大小乘的經律論。大乘經在內容上的特徵是多講以往原始佛教或部派佛教沒有提及或沒有明確發揮的內容,諸如如來藏、佛性、六波羅蜜等。

大乘律

音譯名為大乘毗尼、菩薩毗尼或菩薩律。意為大乘菩薩受持的戒律。諸經錄多將其單列為一類,如法經之《眾經目錄》,費長房《歷代三寶記》和《開元釋教錄》等都是如此。但大乘佛教出現以後,菩薩眾大致還是依小乘戒律出家的。因此所謂大乘律是泛指包含「三種淨聚戒」的根本原則的經典。凡是「攝律儀戒」、「攝善法戒」和「饒益有情戒」都屬於大乘的律典。漢文大乘戒經有《菩薩戒經》和《梵網經》,禪門的清規在大乘律儀範圍內。

大乘論

音譯名為大乘阿毗曇,意譯名大乘對法。是關於大乘經的論義的發揮或條列。包括對於原始佛教或部派佛教時代的佛所教法含義的發掘,也包括對所謂菩薩藏中要義的發揮。大乘空宗(中觀派)與大乘有宗(瑜伽行派、唯識宗)的基礎理論都是藉大乘論藏中的經典創立的。最著名的大乘論有中觀派的《中論》、《百論》、《十二門論》、《大智度論》,同樣重要的還有瑜伽行派的《瑜伽師地論》、《成唯識論》、《二十唯識論頌》、《唯識三十論》和《大乘起信論》等。

南傳上座部的三藏

它用的是巴利語文,所以又稱巴利文三藏,或巴利語系大藏經。西元前3世紀阿育王時,摩揭陀國首都華氏城曾行第三次結集。結集後阿育王派其子(或說其弟)摩哂陀往斯里蘭卡弘法。他生長於印度西南山奇一帶,那裡使用巴利語,所以他傳入斯里蘭卡的是巴利語的三藏。前1世紀,斯里蘭卡舉行第四次結集,將巴利語佛經用僧伽羅字母讀音記錄到了銅片或貝葉上。5世紀時,覺音長老又將所有經典再加整理。所謂巴利文只是用僧伽羅字母讀音寫的巴利語。隨著佛教傳嚮東南亞,巴利語佛教經典也就有了用不同文字字母讀音寫的巴利語佛經,如緬甸字母、寮国字母、高棉字母和四種泰文字母讀音寫的佛教三藏。這樣的譯本有8種:僧伽羅文字母的貝葉本和排印本;泰文字母的貝葉本和兩種排印本;緬甸文字母的貝葉本和5種排印本;高棉文字母的貝葉本和一種排印本;寮国文的貝葉本和一種排印本;4種泰文字母的貝葉本和排印本;梵文天城體字母的排印本和拉丁文字母的排印本。近代以來才有了直接翻譯為本國語文的巴利語系三藏。泰國從20世紀40年代起就開始編纂泰文三藏,歷時12年完成。斯里蘭卡在50年代編纂了僧伽羅文本的巴利語三藏。1935~1941年,巴利語系的三藏譯成日文翻譯出版,共70本,稱《南傳大藏經》。

巴利語系三藏

雖然其中含經、律、論和一個藏外部分,但它還是稱為「三藏」。其具體內容如下:

律藏

包括《經分別》(戒的律條)、《犍度》(僧伽集體生活的規章制度)和《附隨》(對於戒條所作的解釋,19章)。《經分別》又分為大分別(男性僧人的修行要求)和比丘尼分別(女性僧人修行要求)。《犍度》又分為大品(10編)和小品(12編)。

經藏

有5部或稱「五尼訶耶」。分別是:

《長部經典》,又稱長尼柯耶,相當于漢譯《長阿含經》。共收34部長篇經文,分三品:《戒蘊品》、《大品》和《波梨品》。《戒蘊品》中的經文採用散文體,《大品》和《波梨品》中的經文是長行和偈頌並用。34經中,《梵網經》反駁外道邪見,即有關世界和靈魂的62種錯誤觀點;《沙門果經》講出家修行果報;《阿摩晝經》、《究羅檀頭經》和《三明經》批評婆羅門教的種姓制、殺生祭祀和吠陀經典;《大般涅槃經》記述佛陀涅槃前後的事蹟,為《長尼迦耶》中最長的一部經;《大念處經》講述身、受、心和法四念處;《優曇婆邏獅子吼經》批評各種汙穢的苦行。

《中部經典》,又稱中尼柯耶,相當于漢譯《中阿含經》。收152部中等篇幅的經,分為三編。經文涉及佛教的基本教義有四聖諦、業論、無我論、禪定和涅槃等,也批駁婆羅門教和耆那教等外道觀點。

《相應部經典》,又稱雜尼柯耶,約當漢譯《雜阿含經》,收有2,800多經,分五品:偈品、因緣品、犍度品、六處品和大品,共56集。第一品經文涉及佛教倫理,其他四品經文涉及諸佛教教義。

《增支部經典》,又稱增一尼柯耶,約當漢譯《增一阿含經》。收有2,300多經,分為十一集。這部尼迦耶中的經文編排方式獨特,每一集的論題都與數字有關。如第二集當中諸經論題皆為二,說兩種惡行惡報、兩種佈施、兩種僧團等,第三集中的經文講三種業、三種美德和三種受,如是等。這種編排方式是以法數為類,便于記憶。

《小部經典》,又稱小尼柯耶,含《小誦》、《法句》、《自說》、《如是語》、《經集》、《天宮事》、《餓鬼事》、《長老偈》、《長老尼偈》、《本生》、《義釋》、《無礙道解》、《譬喻》、《佛史》、《所行藏》等15經。編定時間較晚。其《小誦》中收9篇短經,為比丘日常誦讀和禮讚祈禱用。《法句經》為流傳甚廣的格言詩集,分26品,共有423頌。

論藏

包括《法聚論》(論諸法性質)、《分別論》(說經中的諸法相)、《界論》(討論諸蘊處界)、《雙論》(從正反兩面討論色心問題)、《發趣論》(說二十四種因緣)、《人施設論》(分析色身以及心所法等)、《論事》(南傳第三次結集時所發生爭論的記錄)。

藏外部分

含註疏和其他兩類。註疏有原為僧伽羅文的28種,5世紀時另由佛音、法護、近軍、佛授、大名等所編譯,用僧伽羅文字母寫定的巴利語本24種。對律藏的註疏2種,經藏註疏19種,論藏註疏3種。「其他」類,包含《島史》、《大史》、《彌蘭王問經》和《清淨道論》。

拉丁文轉寫的巴利語三藏的出現應歸功於著名英國佛教學者L.大衛,他在1881年發起組織了「巴利語聖典學會」,專門從事南傳巴利語大藏經典籍的搜集、校勘、整理及刊行。他進行工作的科學性直接影響了現代佛教學者,包括南傳佛教國家學者的研究工作。現今最為完善的巴利文大藏經是1956年緬甸聯邦政府在佛涅槃2,500週年紀念會期間的第六次結集時完成的。當時約請了亞洲各國佛教學者對於1871年的第五次佛教結集所成的三藏進行了嚴格的校勘。

傣文三藏

又稱傣文大藏經。中國雲南的傣族、布朗族、德昂族和佤族等都信奉南傳佛教。其中只有傣族有自己的文字,因此這一地區使用以傣文讀音寫的或者翻釋的巴利語系大藏經,稱為傣文三藏。傣文三藏的內容結構與巴利語系三藏無異,但因地理和歷史方面的緣故,傣文三藏分為西雙版納傣文、德宏傣文以及傣繃文。有一部分傣族人民生活中積累的天文、曆算、醫藥、語言、詩歌等作品被放到傣文三藏的藏外部分。傣文三藏佛教的裝幀形式有兩種:貝葉刻寫本與枸皮紙抄寫本。貝葉寫本是用鐵筆在經過處理的貝多羅樹葉上刻寫出來並染色的。抄寫本有折裝式和書冊式。

漢文三藏

又稱漢文大藏經(見大藏經)。

  • 責編:admin
0

閱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