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旅遊 > 特產 > 正文

石馬槽大米

2020-06-02 21:33   來源:中文百科专业版   閱覽:


石馬槽大米

石馬槽大米農產品地理標誌產品,中國湖北省宜昌市當陽市廟前鎮石馬槽村特產。石馬槽地處丘陵,雲霧繚繞,多以山泉灌溉,營養豐富,米粒細長透亮,口感極為細膩。石馬槽大米富含人體所必須的多種礦物質和微量元素。

石馬槽大米屬中秈稻,生長環境多為氣溫和水溫相對較低的山區和丘陵冷浸田,晝夜溫差大,生育期變長,營養物質積累多,稻穀千粒重加大,其外觀穀粒金黃而飽滿,米粒晶瑩透亮腹白小,食味口感佳,米飯鬆軟可口、糯而不膩、清香四溢、久食不厭。

據《荆門州志》記載:「漢前將軍關羽屯兵於此,鑿石為槽以飲馬」。石馬槽因此得名。湖北當陽乃馳名中外的三國古戰場,廟前石馬槽也乃戰略要地,石馬槽地處丘陵,雲霧繚繞,多以山泉灌溉,營養豐富,米粒細長透亮,口感極為細膩,備受將士們喜愛,石馬槽大米也因此得以廣泛傳播。

相傳主管穀物的神仙武安,奉玉皇大帝之命騎著仙鶴在空中悠悠巡視到石馬槽,頓覺此為風水寶地,於是在最高山(後命名為武安山)修建居所,開鑿山泉,以無數仙鶴糞便為肥,精細播種,供天庭食用。自此,石馬槽所產大米源遠流長。早在清朝同治年間,石馬槽大米便由水路運至漢口、長沙等地銷售,因石馬槽大米久吃不厭,餘味無窮,白飯也能吃三碗,在漢口稻米市場也是頗負盛名,長期占據大米市場一席之地。

石馬槽村因為獨特的「兩山夾一衝」的地形和青崗泥土質,並且氣候溫潤、空氣濕度適宜、晝夜溫差大等條件,再加上冷水灌溉和石馬人的精耕細作,孕育出了優質而獨特的石馬槽大米。

2013年,當陽市廟前鎮農業服務中心申報的「石馬槽大米」通過農業部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審查和組織專家評審,實施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石馬槽大米

產品特點

感官特徵

石馬槽大米屬中秈稻,生長環境多為氣溫和水溫相對較低的山區和丘陵冷浸田,晝夜溫差大,生育期變長,營養物質積累多,稻穀千粒重加大,其外觀穀粒金黃而飽滿,米粒晶瑩透亮,腹白小,食味口感佳,米飯鬆軟可口、糯而不膩、清香四溢、久食不厭。

品質指標

石馬槽大米營養豐富,其蛋白質≥5.6%、白粒率≤17%、堊白度≤1.2%、鹼消值6級、膠稠度≥65毫米、直鏈澱粉(幹基)≤15.6%。

產地環境

地形地貌

石馬槽大米生產區域為典型的丘陵崗地特徵,平均海拔高度為350米,區域內山林居多,連綿數十里,雲霧繚繞,溪流遍布山腳及田間,稻田多居于山間及林間,錯落有致,其遠離城區鬧市及工業區,自然隔離條件好,產地環境無汙染。

土壤

石馬槽大米生產區域稻田土壤質地為土層深厚而肥沃的黃泥、青鋼泥和紫潮泥,土壤酸鹼度適中,pH值6.4,土壤有機質含量為每公斤25.5克,水解氮每公斤117.1毫克,有效磷每公斤18.1毫克,速效鉀每公斤116.8毫克。該區域稻田歷來習慣施用充分腐熟的牛、豬欄糞及農作物秸稈還田,致使田間土壤有機質含量豐富,土壤理化性狀好。

自然肥源

石馬槽大米生產地森林覆蓋率達80%,山林面積為耕地面積的7倍,自然肥源非常豐富。常年施用秸稈、山草、野生綠肥及樹葉作有機肥料,每畝耕地平均施用量在2噸左右。

水文

石馬槽大米生產區域稻田灌溉用水資源豐富,其上游為漳河,其本身為當陽市的飲用水源鞏河的發源地,溪流多而水質清潔無汙染,其灌溉用水達到國家二級飲用水標準。其區域內水利設施完善,遍布依山而建的大小水庫30餘個,有效灌溉主管道30千米,末級管道150千米,有效灌溉面積達100%。

氣候

石馬槽大米生產區域氣候適宜,屬亞熱帶大陸性季風氣候,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年平均氣溫18C,年平均相對濕度67%,年無霜期260天,年輻射總量120千卡/平方厘米,年日照時數1928小時,年平均降水量1200毫米。產地中秈稻灌漿結實期在7、8月份,其時晝夜溫差大,平均溫差達9.2℃。

歷史人文

據《荆門州志》記載:「漢前將軍關羽屯兵於此,鑿石為槽以飲馬」。石馬槽因此得名。湖北當陽乃三國古戰場,廟前石馬槽也乃戰略要地,相傳關羽十萬大軍在石馬槽屯兵休整數月,長期以石馬槽大米為給養,將士食之能迅速恢復元氣,精神抖擻,關公遂將此米送劉備為禮品朝貢。

相傳主管穀物的神仙武安,奉玉皇大帝之命騎著仙鶴在空中巡視到石馬槽,頓覺此為風水寶地,於是在最高山(後命名為武安山)修建居所,開鑿山泉,以無數仙鶴糞便為肥,精細播種,供天庭食用。自此,石馬槽所產大米源遠流長。

早在清朝同治年間(1862~1874年),石馬槽大米便由水路運至漢口、長沙等地銷售。

民國以前,農民用原始方式種水稻,谷撒一塊板,產量很低。

20世紀50年代,石馬槽開始推廣「合式秧田」,實行黃泥選種、浸種催芽、稀播壯秧等技術,每畝秧田播種量100~150公斤。1970年,廟前鎮用中稻「691」替換老品種。1978年,石馬槽開始大面積推廣雜交水稻「汕優63」等新品種,使畝產達到478公斤左右。從1982年開始,廟前鎮開始大面積引進並推廣「D優10號」高產優質品種,提高了石馬槽大米的總體品質,畝產達到600公斤以上的較高水準。

21世紀以來,石馬槽大米開始進入規模化、健康化、現代化發展軌道,大米產區優質品種種植率達100%。

石馬槽大米

地理標誌

地域保護範圍

石馬槽大米的地域保護範圍為當陽市廟前鎮石馬槽、廟前、鞏河、李店、山峰、沙河、林橋、煙集、李灣、鞍山、英雄、佟湖、長春、普濟寺、桐樹埡、井岡、清平河、旭光等18個行政村。地理坐標為東經110°41′34″~111°55′48″,北緯30°51′00″~31°05′。

質量技術要求

(略)

最近关注

热点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