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旅遊 > 特產 > 正文

甌繡

2020-06-05 02:43   來源:中文百科专业版   閱覽:


瓯绣《锦羽迎春》

甌繡《錦羽迎春》

瓯绣《集瑞图》

甌繡《集瑞圖》

甌繡,又稱「畫簾」,亦名「溫繡」。是浙江溫州的地方傳統藝術,產于甌江地區,是浙江「三雕一繡」特種工藝品之一,由中國傳統刺繡發展而來。它與中國四大名繡(湘繡、蘇繡、蜀繡、粵繡)齊名。甌繡是中國出口名繡之一,不僅被國家珍藏,還被作為國禮贈送。甌繡是從裝飾生活用品逐漸發展起來的刺繡工藝,早期的繡品有神袍、戲裝、壽屏等,後來又擴展到刺繡山水、人物、走獸、書法等,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和裝飾效果。2001年浙江省將其列為重點保護藝種之一。2006年入選第一批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8年甌繡被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2019年11月,溫州市工藝美術研究院獲得「甌繡」保護單位資格。

甌繡歷史悠久,最初起源於民間婦女的繡房習作。結合甌繡的針法路數進行辨析,它是由唐代錦衣發展而來。明末清初,溫州對外交通日漸發達,使甌繡得以吸收姐妹藝術之長,在技藝上趨于成熟,自具一格。清代咸豐三年(1853年),溫州設有專業繡鋪。多以繡官袍、龍袍、壽屏及廟宇應用的繡品為主,內容有人物、花鳥、山水等。以後品種增多,有枕套、被面、衣料等。道光末年,甌繡在溫州已十分流行,民間形成了「十一十二娘梳頭,十二十三娘教繡」的傳統和以繡花羅裙作為青年男女定情禮物的風俗。當時開設的多家繡鋪對外承接官衣錦服、戲裝、旗袍等繡活,生意十分紅火。甌繡構圖簡練,色彩絢麗,針法嚴謹,運針靈活擅變,繡理分明,繡面光亮,呈現著與眾不同的東甌地域特色。甌繡為溫州歷代民間婦女的家庭傳統副業,那時的刺繡品種有衣服、小兒帽圈、圍涎、錦肚、婦女鞋面、枕頭、荷包等,題材只有花鳥魚蟲之類。

甌繡融詩文、書畫、刺繡之美為一體,講究針法、筆法和物象理法的統一,顯示出高超的技藝水準和深厚的傳統文化內涵。

瓯绣《五德图》

甌繡《五德圖》

瓯绣《比翼双飞》

甌繡《比翼雙飛》

瓯绣《李清照醉花吟诗图》

甌繡《李清照醉花吟詩圖》

工藝流程

甌繡的傳統工藝大致分畫稿,臨緞,著色,上繃,刺繡,裝裱六道較大的工序。只有經過如此考究的工序,才能製作出色彩鮮豔、繡面精緻的甌繡作品。

一、畫稿

畫稿包括設計與勾稿。

畫稿是甌繡的根本。畫片一般以國畫為繡稿,由高手繪製。

二、臨緞

臨緞就是將畫稿拷貝到繡面上。

傳統做法:在桌上支一塊玻璃板,畫稿鋪在上面,再把繡緞覆在稿面上,玻璃板下面亮電燈,即可映出紋樣,用鉛筆或毛筆進行拷貝。

現代科技:將畫面掃描錄入電腦,電腦處理後再進行噴繪。

三、著色

著色指的是用水彩畫顏料在繡面上著色。也包括以毛筆敷彩直接在繡面上作畫。

四、上繃

上繃就是把繡地固定在繃上,以使繡地四周邊平且直,以便刺繡。一般以針從繡面穿過拔線時發出「嘭嘭」聲為宜。

五、刺繡

刺繡即手不斷起針、落針的過程,它是繡品成敗的關鍵。

六、裝裱

一般用較厚的色紙或白紙將繡品正面四周邊與背面四周邊襯托,然後鑲嵌于鏡框內。

藝術特色

針法特點

溫州地處甌江之濱,故名,亦名「溫繡」。是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製作者將毛竹刮去青皮,通過分層開片,煮熟抽絲,編織成竹簾,然後用顏料或綵線在上面製成花鳥、山水、人物等作品。甌繡的最大特點是針法繁多,做工精細。如《松鷹圖》中一隻鷹就採用了扇形針、切針、平針等十多種針法,還採用很多質地、粗細、色澤不同的色線混合使用。

甌繡構圖精練,紋理分明,針腳齊整,針法多變,繡面光亮適目,色澤鮮泡調和,動物羽毛輕鬆活潑,人物、蘭竹都能繡得精巧傳神。它的風格特點是「主題突出,色彩鮮豔,構圖精練,繡理分明。」具有濃厚的裝飾性和地方風格。它的製作方法是:將毛竹刮去青皮,通過分層片,煮熟抽絲,編織成竹簾,然後用顏料和綵線在上面製成作品,針法類型有斷針、滾針、亂針等20多種。古時溫州少女「十一十二娘梳頭,十二十三娘教繡」,具有刺繡的優良傳統。

工藝針法

甌繡的工藝流程很特別,製作者先將毛竹刮去青皮,通過分層開片,煮熟抽絲,編織成竹簾,然後用顏料或綵線在上面繡出花鳥、山水、人物等。它最大的特點是針法繁多,做工精細。

毛竹抽絲編織製成,用綵線在上面繪出花鳥、山水或人物,所以也稱作「畫簾」。 甌繡製品針法繁多,做工精細,以刺繡人物為絕招,具有色彩鮮豔奪目、繡面光亮生動、繡畫巧妙結合、針法勻稱靈活、針腳齊平、構圖簡練、主題突出等特點。

刺繡之所以存在差別主要是由於針法的運用的結果,甌繡經過多個階段發展和多維的整合的結果已經有:齊針、切針、套針、接針、施針、滾針、蔬針、摻針、斷針、側針、包針、纏針、網針、盤針、游針、長短針、打子針、人字針、八字針、排排高、匹匹咬等二十幾種針法。所以,甌繡所繡制出來的繡品構圖精巧、造型準確;畫繡結合、以虛襯實;針法嚴謹、繡理分明;運針靈活、修面生動;色彩鮮明、明亮悅目。

歷史人文

甌繡始於唐代錦衣,興盛于明清。

宋、元年間,溫州民間就盛行在鞋、帽、衣服上刺繡,北宋景佑元年至慶曆三年(1034—1043年)建造的仙岩寺慧光塔中,曾出土一件包裹經卷用的經袱,以杏紅單綺索羅為底料,黃白等色線刺繡,花紋兩面一樣,針腳整齊,技巧熟練。建塔助緣施主為永嘉人,繡品當為溫州婦女之作。

溫州有發達的蠶桑和絲綢業,歷來文事蔚盛,戲文流行就有戲服,佛寺大興就需要幛幡、蓮座,還有能為甌繡畫樣本的畫家汪香禪、蔡笑秋、蘇昧朔、馬孟容等,這為刺繡業發展提供了良好條件。

明末清初,溫州民間刺繡已從「古繡」的簡單平針、套針,改用多種針法。清咸豐三年(1853年),溫州有了第一家專業繡鋪麟鳳樓,僱佣男女繡工,繡制錦袍、戲裝、旗袍,還有廟宇用的幡帳、桌圍、椅披、壽屏,懸市招徠,刺繡從家庭副業開始走向專業商品生產。清宣統二年(1910年),溫州刺繡藝人林森友開辦美豔刺繡工場,開始有甌繡畫片,一種藝術欣賞品。

民國五年(1916年),溫州商人在上海見湘繡、蘇繡出口甚盛,回溫州創設刺繡局,雇男工專做出口產品,從此甌繡進入歐洲及南洋市場,城區府前街、五馬街、打鑼橋等處均設有刺繡社。民國十年(1921年),城區繡鋪達20餘家,從業650人,年產值約銀元4萬元,外銷市場稱為甌繡,曾與湘繡、蘇繡齊名,為國內三大刺繡之一。1926年,港臺客商來溫州訂貨,甌繡空前大盛,林玉笙開設的繡莊質量花色皆臻上乘,有繡稿設計學徒和刺繡學徒。

1952年成立溫州刺繡合作社,通過藝人帶徒、集體培訓,技藝得到較好傳承。20世紀60年代,甌繡承接製作國家禮品和出國展品,產品遠銷海外5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製作一批甌繡藝術品的同時,培養了一批甌繡人才。瑞安有陶山刺繡廠,租用花園底村臨河的民房作廠房,從溫州刺繡合作社接業務來料加工,繡工最多時有240多人。

上世紀80年代,甌繡農村加工點有江北、朔門、梅頭(現甌海海城)、鮑田、陶山加工點,後來只剩下陶山還撐著。陶山有黃鄭蘭、林東妹、樓桃妹、伍秀年、陳式珠等,這個繡女群體非常執著,至今還在從事甌繡來料加工。

傳承

現狀

1979年,溫州匝繡廠職工用彩色絲線100多種,針法20多種,繡成高1米、寬4米巨幅繡品《紅樓夢·十二金釵圖》,造型生動,堪稱甌繡代表作。在香港展出時,觀眾踴躍。在這幅長2米、寬1米的巨幅作品中,四季花卉同時開放,「十二金釵」集於一圖,畫面上十六個人物的臉型、髮髻、首飾、神態各不雷同。繡面絢麗多彩、光彩奪目。

魏敬先的《白石老人》素描繡,獲中國工藝美術百花獎、優秀創作獎。人像發繡《孫中山》、《張大千》、《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參加在臺灣舉辦的千年中國文物展。

1998年一幅長3.5米、寬1.4米的巨型甌繡精品《鶴鹿同春》,再次轟動海內外。這幅作品彙集了甌繡所有的傳統技法,採用了100多種繡線顏色,是歷史上第一件匯集人物、花鳥、山水、走獸為一體的甌繡作品。

由溫州甌繡藝術研究所的四位工藝大師集體創作的甌繡作品《群鷹翔集》在選線用針上別出心裁,甌繡高超的技法從中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繼承發展了甌繡的傳統精湛技藝。

《錦羽迎春》獲得2001年西博會獲第二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作品暨精品展金獎。作者林媞(女),1959年出生,溫州市人。民間藝術大師。主要作品有《春風舞彩》、《御風行》等。

這些甌繡精品無不取材于古而適之於今,集傳統技法之大成而加以創新,充分顯示了甌繡的包容性、創新性,說明甌繡是一種極富生命力的工藝品種。甌繡以構圖精巧,繡法嚴謹,運針纖巧,色彩鮮明而著稱。不少佳作被選為國家級禮品,多次參展國際藝術博覽會。2001年甌繡被浙江省列為重點保護藝種。

傳承意義

甌繡作為溫州州地區最具代表性的民族民間工藝 之一,具有高度的文化藝術價值。深入挖掘它的藝術價值、學術價值、民俗學價值等方面的文化價值,使其更具有產業化的文化蘊涵基礎。

新中國成立後,甌繡一定程度上進入了工廠(產業)化的 階段,由於其它原因,僅有少數人在從事甌繡生產和銷售,在市場經濟中,靠個人單薄的力量是形不成強大的生產、消費市場。政府要為 甌繡產業的發展創造氛圍和環境,加以引導,提供 政策保障,特別是從產業的發展、體制的創新、人才的培養、激勵機制等方面加大創新和改革力度, 搭建推動甌繡發展的產業、體制和人才三大基礎平 臺,進一步發揮甌繡的歷史和工藝優勢,壯大甌繡 產業,打造甌繡產業集群。

最近关注

热点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