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台灣新生報 > 養生文化報 >

多汗症怎麼辦?中醫教你如何保健

2019-12-10    作者:記者李叔霖/台北   來源:台灣新生報   VIEW:

多汗症屬於異常排汗現象,不該流汗卻莫名流個不停。台北護理大學高齡健康照護系兼任講師彭溫雅中醫師昨日表示,傳統中醫認為,汗為陰液,腳底是陰氣匯集之處,容易出汗體質的人,做好腳底保暖與乾燥,避免腳部貪涼與受潮,倘若腳部出汗後,沒有棉質襪幫助吸汗,又無法被鞋底吸收,導致長時間腳部處於濕漉漉的狀態,很容易造成濕邪侵犯以致誘發疾病。

正常出汗是生理現象,主要是為了調節體溫、滋潤肌膚、代謝廢物,每個人出汗量和汗腺活躍程度相關,排汗過程受到情緒、飲食、體內荷爾蒙、藥物、疾病等因素影響。但倘若沒有特殊原因,白天稍微活動就滿頭大汗,像這種情況就是多汗症。

彭醫師指出,中醫認為,汗是組成津液的一部分,經由身體陽氣蒸發後,從體表毛孔分泌出去,這個過程將會排出濕邪,但過度出汗也會促使津液損耗。此外,中醫認為,汗為心之液,汗由精氣生化而成,不可過泄,倘若外泄太多,將會造成精氣損耗,嚴重者恐會出現全身乏力、胃口差、疲勞倦怠等,出汗時又容易遭受風邪,以致受涼罹患感冒。

建議大量出汗後務必換掉濕衣,避免進一步讓濕邪入侵體內,最後導致病情纏綿反覆難治。彭溫雅醫師指出,多汗症又分全身多汗、局部多汗,局部多汗好發於手部、足部、腋下、臉部、額頭等地方,常有家族遺傳傾向;全身多汗多與身體疾病相關,常見於焦慮症、更年期、低血糖、甲狀腺亢進甚至癌症病人身上。

另外,多汗體質病患常見不耐風寒、容易感冒、畏寒怕冷、容易疲倦等氣虛濕重等現象。

值得一提的是,倘若是睡醒之後發現一身濕透,中醫稱為盜汗,可能是身體有某些疾病,比如糖尿病血糖代謝率提高、交感神經過於興奮、身體感染發燒、甲狀腺機能亢進、腎上腺衰竭、其他身體激素相關疾病,以及更年期婦女因為荷爾蒙變化,皆可能出現盜汗症狀。


  • 責編:admin
0

閱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