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百科 > 哲學 > 哲學家 >

叔本華,A.

2019-10-25    作者:中文百科香港   來源:中文百科   VIEW:

叔本華,A.(德語:Schopenhauer, Arthur;1788-01-22~1860-09-21),德國哲學家,唯意志論的創始人。祖籍荷蘭,生於但澤(今波蘭革但斯克)一個銀行家家庭,卒于德國美因河畔法蘭克福。早年在法國接受教育,後隨父母遊歷英國、瑞士和澳大利亞,1809年進入格丁根大學學醫,後改學哲學。1811年轉柏林大學,1814年獲耶拿大學博士學位。1822年被聘為柏林大學講師,後因與G.W.F.黑格爾競爭慘敗而離開講壇,靠父親遺產過離群索居的生活。他的主要著作有《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1819)、《論自然意志》(1836)、《倫理學的兩個根本問題》(1841)等。

叔本華,A.


哲學思想

叔本華的唯意志論形成於黑格爾活動時代的後期,他拋棄德國古典哲學的思辨傳統,力圖從非理性方面尋求新的出路。他從I.康德的理論出發,認為康德所說的「物自體」就是意志,整個現象世界不過是意志的表象。在他看來,萬物的存在和運動的根源就是求生意志,這種意志是人的生命的基礎,人的每一器官都是意志的產物,吃東西的意志產生腸胃,抓東西的意志產生手,走路的意志產生腳,繁殖後代的意志產生生殖器官,「這個身體的全部存在,以及它的各種機能的總和,只不過是意志的客觀化」;意志也是動、植物生存和發展的基礎,這種求生的意志既是動物的尖爪利牙、濃毛銳角的根源,也是植物的根系、荆棘、枝葉的根源;意志還是整個世界的內在本性,它以自然力的形式表露於外,晶體的形成、磁針指北的性質、吸引和排斥、重力與引力等都不過是盲目意志的表現。

叔本華指出,康德分裂現象與物自體是錯誤的,因為現象同物自體的關係,就是表象同意志的關係。在他看來,肚子餓是想吃東西的意志的表露;嬰兒哭是求生意志的顯示;各種元素保持自身的固有性質,是求自身生存的體現。意志之所以表現為世上形形色色的具體現象,是由於各類事物的意志強弱程度不同和表現途徑不同。它在無機物中表現為各種盲目的自然力,在動植物中表現為生命和繁殖,在人類中表現為等級不同的理念或叫觀念。他利用柏拉圖的理念論說明個別事物的形成同意志的關係:首先是存在各種意志和慾望,如吃、住、用、求偶等,然後產生各種想法、計畫、觀念、方法,最後按照這些表象製造出具體東西。

叔本華把理性看作是意志的奴僕和工具。他列舉了意志先於理性,理性服役於意志的12個論據,例如:動物有意志無理性卻照樣活著,人一生下來先有意志後有理性,意志的衝動是理性阻止不了的,人的許多行動不是理性權衡之後採取,而是做完之後才認識的,等等。他斷言依靠理性或邏輯思維不能認識世界的本質(意志),只有直覺才是認識世界的唯一途徑。

叔本華研究過印度哲學,他吸取了佛學思想,認為科學和哲學在意志領域已達到了極限,只有依靠神秘的洞察,才能領悟意志的本性;只有以禁慾為起點,爾後忘我,最後忘掉一切,進入空幻境界,才能超脫生存意志及其一切煩惱。

倫理思想

叔本華從其「求生意志」的哲學前提出發,認為人的本質是求生意志,是不可遏止的盲目衝動和欲求;人的一切行為都是由這種非理性的、盲目的求生意志支配的。但是,人的欲海難填,慾望不能滿足,就會產生痛苦,所以慾望愈大痛苦愈烈;不僅有慾望得不到滿足的痛苦,而且滿足慾望之後的空虛和隨之而來的欲求,仍然是痛苦的。

叔本華指出,個體是求生意志顯現的樣品和標本,由於人的自私的求生慾望所驅使,個體意志必然從宇宙的絕對意志中分離而獨立。個體一旦獨立就只知道追求和滿足自己的私慾,而排斥和力求毁滅其他一切障礙。因此,人們之間必然發生競爭,由競爭導致永久性的相互仇視和殘殺,而且只要有求生意志和慾望,人類就永遠不能擺脫競爭和痛苦。在他看來,人生的本質就是欲求、掙扎和痛苦,不幸是一個普遍的法則,人生只是一場夢。叔本華認為,人的生育本身是罪惡,而性慾就是最大的恥辱和罪惡,人類要擺脫痛苦和不幸,就必須在自身中抑制情慾,把現世的享樂視為虛幻,遏止自私的慾念,憐憫他人的痛苦。他反對一切理想觀念和普遍義務,強調同情心是道德行為的最堅實和最可靠的保證,是最重要的德行基礎,並且只有發揚同情心才能遏制私慾和相互殘殺,解脫人類的痛苦和不幸。他同時認為,要獲得同情心,就必須排除由感覺得來的助長慾望的偏見,求得真知,認識宇宙絕對意志的本質,以及個人從屬於絕對意志的關係,並通過哲學的沉思和藝術的鑑賞以求得精神的解脫。叔本華認為哲學和藝術的精神解脫只是暫時的、消極的,而最根本的、積極的解脫則是否定個體意志,棄世絕欲,達到佛教的涅槃境界,使沒有價值的個體復歸於宇宙的絕對意志,實現道德的最高理想。

叔本華的唯意志論和非理性主義倫理思想體系,對F.尼采的權力意志論產生了直接影響,並成為現代西方生命哲學、存在主義思潮的重要思想淵源。

美學思想

叔本華深受柏拉圖、康德和佛教的影響,企圖把三者的思想融合起來。他認為,康德所說的「物自體」就是意志,人受盲目的求生意志的支配,不斷追求,始終得不到滿足,因而產生苦惱和煩悶。解脫之道,一是佛教的涅槃,二是哲學和道德,三是藝術。因此,藝術在叔本華的哲學中佔有突出的地位。

叔本華認為科學研究是為了滿足需要和慾望,而藝術則是一種觀照。在這種觀照中,對象不是現實生活中的個別事物,而是柏拉圖式的理式,主體也不再是某一個別的人,而是不受意志奴役、沒有痛苦、沒有時間意識的純主體。純主體通過直觀與審美對象達到物我兩忘的狀態,就從現實的苦海中解脫出來,從而「我們為得免于欲求強加於我們的勞役而慶祝假日」,這時,就產生了美。可見,美不美的關鍵在於有沒有審美的態度,一切審美態度都是無利害感的。說自然風景或藝術作品美,都只是就其本身永恆的形式而言,與周圍的時空環境和因果聯繫無關。國王從皇宮裡看落日與乞兒從監牢里看落日,所得到的美感是一樣的。科學只研究現象界的規律,藝術則直指現象界後面的物自體,因此藝術高于科學。在各種藝術中,叔本華又認為音樂比其他藝術效果強烈得多,深入得多,因為其他藝術只是理式的表現,而音樂卻是意志的直接客體化和寫照。他也非常重視悲劇,這是因為悲劇所寫的是人生的可怕方面。悲劇的目的不在於改變人生的不幸,而在於把人生的不幸揭示出來,使人認識到人生是一場噩夢,無可留戀,因而斷念。斷念是對於生存意志的拒絕或否定。這反映了叔本華美學的悲觀主義傾向。

參見條目

哲學

  • 責編:admin
0

閱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