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三叟:九宫格破混泥團 相互兼容保共安 終需維繫一中觀
已巳大中華區《兩岸一家親.共圓健康夢》系列交流活動,今年7月19、22、25、28、31日,及8月3日,首度在山東威海仙海島,一連舉行6場次,計有數以千計來自兩岸32個地方的代表,個別或團隊齊鲁,齊聚在一起3天,共同經營情志養生課堂,分享高品質生活經驗,每次開場總是先播放一段、3分鐘視頻《陸炳文又來了》,介紹83歲的特邀致詞嘉賓、全球粥會總會長陸博士,在10載之前的2015年6月14日,召開迄今層級最高的海峽論壇上,送給時任全國政協主席俞正聲先生一盒,九宮格內裝填了兩岸九個地方泥土,代表你泥中有我、我泥中有你,兩岸一家親的寓意,也就是兩岸一家人,堂堂正正的中國人。
這段經典視頻、《陸炳文又來了》,乃10載之前的2015年6月14日,台灣文化人唯一,與大陸正國級領導人,連續兩年內互動兩次,使用時間超過一小時,前無先例可是一定的,後無來者仍有待觀察。今天經當事人、全球粥會大家長,不藏私而分傳諸友好、以及相關群組萊茵上。
全粥副總會長、前花蓮縣中華粥會會長、函玉館主石炳輝先生閱讀即筆,樂作《高仰陸總會長行志天經,賦詩以賀》,句曰:「總統九宮成一團,和光同塵為平安。人親土親仙人掌,泰運昌符如是觀。」率先回傳頃到私訊。
陸炳文旋即以《奉和函玉館主得句感賦》為題,喜步雅韻詩云:「九宫格破混泥團,相互兼容保共安。血脈傳承何處是?終需維繫一中觀。」河北資深粥友東方鹤,從微信上聞訊,亦步韻吟詩題、〈高仰陸總會長《奉和函玉館主感賦得句》有作〉:「人心直指破迷團,一桶江山保萬安。安得倚天抽寶劍,堂堂中國正三觀。」附註:此“桶”即“統”,不言而喻。
石副總再覆七言八句釋示:「贈送米土同名宗,服膺唱和献炳公。日記千字凌雲筆,往來兩岸君子風。傑出高超續使命,萬卷文献羅圓融。中山遺願企欽仰,我輩協和助世雄。」附註:總會長領導有方,高山仰止。“總統”九宫成一團,所謂總統是以動詞表示~總而統籌之意。一語雙関。
石炳辉再加補充:九宮格泥土象徵井田制度的美好,我以建築業的基礎,换算出八分之一的計算式,為12.5%比例,這种在中國春秋以前的八家私田養一家公田的制度,恰如現在建築法規的1/8(12.5%)作為陽台暨屋凸公設(以前免計設計费及建蔽率,現在被建商拿去賣錢,變成要計價了)。
井田制度適由陸總会長用九宮格表演出土親人親的演義,但外框又無由拆散,九宮成井田,象由心生,所以反應出「總統九宮成一團」之句,此一語雙關,乃緣於我父在我小時候說了一個小故事~道是有一位不識字的工人去做工,頭家要他自己記工作天,於期末再一起給工資,工人說他不識字,不會記工作日期,头家說那你就做一天工,捏一團土放在罐子裡,他天天照做,等到期末發工資那天,头家問他這期做幾工?因為工作期間下雨,他向头家說:整個泥丸变泥團,一工大大工,怎麽算?
溶在一起就是老天巧合,這是民智未開的結果,但春秋之前的税制就已找到合理的比例,如今川普關税亂喊價,各國也亂了套,只有中國頂得住,也生出硬骨頭,深為慶幸,反觀台灣,明明可以用高階晶片做為談判筹碼,卻被一群三流政客博輸在開始,逕送台積電與美和婚,到頭來一埸空。
第二句:和光同麈為平安,是感受到總会長奔波两岸的目的只為两岸和平統一,所以應乎老子所云:同其光,和其塵的道家精神,顯示出上句所云~總「統」九宮成「一」團,所隱藏的「統一」之句,易經九一「潛龍毋用」,於是以人親土親「仙人掌」做為轉句,仙人所掌者道家所謂示象也,炳公如仙人,掌握九州之土,只為人親土親,如是則以~「泰運昌符如是觀」作為合句。
起於行動,承在心態,轉入內斂,合和泰昌。總統两字若以名詞帶到大陸會格格不入,但用形容動詞就有一語雙關之妙用了。本來想用總綰兩個字,但與和平統一有些出入。推敲出總統(意在代表總統帶井田去演義也)。
針對石語演義文句,陸博士就一直認為,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此即吾等自我誇耀,自稱是在台中國人,一路走來,始終如一,絕非網紅,討好金權,不必輸誠,不蹭流量,不做生意,不騙吃喝,眾所皆知,過去如此,未來如此,不畏橫逆所表現的具體事例,肯定不指望讀之者全部點讚,不必張揚也知道您的存在,印證多數堂堂正正中國人,壓倒極少數日裔餘孽遺毒!
作為40年前臺灣媒體人、報章雜誌主筆作者、廣播電視主持人的陸炳文,自帶麥克風、甚至大聲公,一走上舞台,一閃亮登場,便口若懸河,吸睛又吸音。昔日媒體封號、“臺灣公關教父”,豈非浪得虛名,享譽至今未減,音量迄今不少。近年猶受邀上央視《雙周論壇》,演說的華人總共僅三人,只有陸炳文是設籍台灣的中國人,白先勇與李昌鈺二人,均為美籍華裔身分,目前都還定居美國。
最近這20年去過大陸200多回,陸炳文所到之處每次均大受歡迎,接受央視及各電視廣播專訪無數,留下美好回憶和影音也不計其數,稍早之前的《陸炳文又來了》視頻,堪稱經典且經常被回放重播分享。回頭看10年前,來自中國網路電視台/厦門廣播電視集團錄像,記者旁白指出:在去(2014)年的海峽論壇上,臺灣代表陸炳文給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俞正聲,送來了一袋臺灣大米,寓意兩岸同胞的親情,像煮成一鍋粥的米一樣不能分離。今年的海峽論壇,陸炳文又來了,還帶來了他花了一個多月時間,精心準備的禮物。這份禮物跟去年有什麼不一樣?又有什麼更加深遠的意義呢?昨天(13日)下午,在海滄區青礁村院前社,舉辦的兩岸同名村心連心交流活動上,這份禮物揭開了神秘的面紗。
在向俞正聲彙報兩岸同名同宗村交流、交往情況的時候,陸炳文拿出了這份禮物,是用普通塑膠袋包裹的一個木盒子,木盒有九個小格子,裡面裝的是顏色不一的泥土。原來,在海峽論壇開始前一個多月,陸炳文特意跑到臺北、新北、台南、雲林、嘉義、彰化等6個市縣,以及漳州、泉州和廈門海滄區院前社,取了九小塊泥土,裝盒準備送給俞正聲。但是送禮過程出了小小的意外。
臺灣同名同宗村交流中心主任陸炳文:因為盒子老舊,壓了壓合在一起,結果泥巴混在一起,現在真的要分哪一塊泥巴是泉州泥巴?還是漳州泥巴?還是廈門泥巴?還是(臺灣)顏厝寮的?還是我們(院前社)此地的?分不清楚。陸炳文說,這場“意外演出”,卻讓這份禮物更具深意。
陸炳文:這也好!因為你泥中有我,我泥中有你,謹以這個你儂我儂的泥巴,代表兩岸同名同宗村的情誼。你泥中有我,我泥中有你,這讓俞正聲很感慨。他說:「同名村也是同根村、同心村,它飽含著同胞們的愛鄉愛土之情,也是在告訴後人,兩岸同胞是一家人。」
俞正聲:「兩岸的同名村、同宗村得加強聯繫,這是我們民族文化的傳統,也是兩岸人民增加來往,在來往中增加合作的機會,來提高我們共同的生活,改善我們共同生活的優勢,我們應該把這個優勢發揮好。」最後,陸炳文選擇將這些泥土,灑在院前社同心果園裡,他希望這些泥土,能為果園裡這些,由同出一脈的兩岸宗親,共同種植的同心樹供給營養。
事後,我們好奇地詢問陸炳文,為什麼要選擇從這九個市縣取土呢?原來,兩岸目前已經找到約100對同名同宗村,其中,臺灣方面大部分集中在臺北、新北、台南、雲林、嘉義、彰化等6個市縣,而這6個市縣,很大一部分人的祖先,是從廈門、漳州、泉州遷移過去的。
陸炳文:正好這九個地方的代表性很足,我本來就是說大家不分彼此,合成一個命運共同體、和諧共同體,兩岸一家親,慢慢走向兩岸一家人。
以上視頻口白轉換成為文字,可不是陸炳文私下自吹自擂,而係根據原音重現後的釋文,字字句句體現中國人好聲音,泉州華光學院創始人、華光粥會會長吳其萃先生,聽過之後大加讚歎表示:他不自吹自擂自己是中國人,還以爲台灣島內,多屬日裔餘孽遺毒;陸老師高風亮節,氣勢自不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