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專欄 > 名家專欄 > 陸炳文 >

《我是中山路人》詞作藴釀中山情卅年 作曲家居中山路卅載

2025-08-29 10:56    作者:陸炳文   來源:粥會   VIEW:






























《我是中山路人》詞作藴釀中山情卅年 作曲家居中山路卅載

動力火車出品過一系列,好聽的《忠孝東路走九遍》,玩音樂可以翻玩岀名堂,瘋搖滾可以瘋迷那麼多年輕人,陸炳文既令人羡慕又嚮往已久。我早歲曾在忠孝東路五段,百世事業BES高層,上班九年走上這條路段,來來回回何止千百遍,同樣場景雖有不一樣情境,卻是五音不全,講的比唱的好,一直抱憾吟唱不出一首動聽的歌來!

更何况百世事業機構,座落臺北東區光復大樓,距離我兼差主持電視節目《源遠流長》的、老東家中華電視台不遠,常聽鄧麗君唱紅的歌曲,詞曲都出自台裡同事左宏元、著名音樂大師之手,他譜的大多數作品,也都是交由莊奴(本人原叫黃河,曾取名王景羲,常用筆名莊奴)老師填詞,只在特別有靈感的時候,左氏才會一手包辦詞曲,好生讚歎天才,佩服天作之合,二師一向合作無間,天籟之音天衣無縫,因為彼此搭架心橋,兼得真情相互扶持。

何其有幸,陸炳文近年得識新貴人,全球華人樂壇作曲高手、流行音樂圈領軍人物、廈門市流行音樂協會主席、閩台音樂藝術和諧文化交流使者、去(2024)年甫榮獲福建九藝節,綜合性文化藝術創作演出展示競賽活動中,囊括九項大獎之林偉民大師,因為有他的譜曲加持,我才敢一而再、再而三把拙作歌詞未是草,二話不說交由林大師,請他斧正同時作曲子。

我的最新力作《我是中山路人》,歌詞寫作藴釀中山情則超過卅年。1995年為臺灣光復50周年慶,陸炳文的傑出公關整合傳播團隊,接受臺灣省政府新聞處的委託,替臺灣電視公司製播特別節目,安排在是年光復節1025日當天,慶祝臺灣回到祖國懷抱半世紀,旨在強調:沒有孫中山領導國民革命,成功推翻專制建立共和國,就沒有抗戰勝利光復台灣,也就沒有今日台灣地區納入版圖,更不可能再出現世界大同大中華!遺憾的是節目中之背景音樂,我感覺不出心潮澎湃的韻味,無可奈何之下暗中自我期許,有朝一日陸某必須創作一首,時代歌曲足以深情、激動地為再收復寶島,臺灣重光而唱響,進而唱遍大中華。

《我是中山路人》一曲的歌詞初稿,於焉誕生在本週二的26日上午7時,詞作者陸炳文第一時間、710分傳給林偉民分享,半小時不到的735分,我們就以〈當今誰最有資格為時代歌曲《我是中山路人》填詞譜曲〉為大標題,上傳中文網/臺灣新生大陸官方網站,表示自告奮勇寫詞的心路歷程,並強力推荐請林大師譜曲之主客觀因素,其中原因之一即作曲家居中山路卅載。他親口告訴我:我住過3樓這套房,是中山路的房子,是廣電集團分配給我的,娶妻生子,全在這裡,成家立業,全靠這房!

昨(28)日821分,〈唱響《我們是中山路人》讓天下為公思想與時俱進發揚光大〉續文剛傳出不久,厦門理工學院影視與傳播學院原院長、著名詞人郭肖華讀後,馬上有感而發說:「非常有意義,你寫《我是中山路人》最有資格。眼界更開闊、情感更綿長!」陸回:「您過獎了,我只是中山路人甲而已!且讓《我是中山路人》一曲,眾人唱成《我們是中山人》的歌曲,在海峽兩岸一家親的、和諧氛圍中再一次唱響!」「沒有人比你更好,寫出大中華的中山路;更有經歷與情感,唱岀兩岸一家的情懷。」

文才PO上中文網,同樣不到一個小時,《我是中山路人》曲作手稿及打印譜紙,放在林寓鋼琴譜架上的成叠照片,赫然用微信傳來陸叟手機頁面,敬回:「大師名不虛傳,中華音樂史、兩岸交流史上,必將都會記上濃重一筆!」林覆:「陸同學,文聯主席的話很重要!我記住了,謝謝!勇往直前,共創輝煌!」陸:「從廈門街到中山路,是通往北京的捷徑!」「這個就是領導人的風範!昨天晚上和陸同學的通話!夜不能寐,欣然命筆!」由此可見林陸二人組,恰如左宏元莊奴兩位,更似牛郎織女情人檔。

今天歲次乙巳七月初七,所謂的中國情人節。適時收到全球粥會榮譽總會長董峰大作《七夕二首》:「一、天上纖雲動,世間思念長。誰人邀喜鵲,銀漢架橋忙。二、心橋綺夢輸,恒久不衰乎。但得真情在,天涯有坦途。」

陸炳文總會長之前引言,情境鋪陳盡量描述動人,把「牛郎織女」的七夕典故,引申到「詞曲搭檔」的知音之情,頃為呼應董峰總會長《七夕二首》,同時將左宏元莊奴、林偉民陸炳文,映照為琴瑟唱和、比翼齊飛的知音佳話,採七夕「鵲橋相會」的典故,一方面把左宏元與莊奴的前緣,對照林偉民與我的新篇,把「詞曲合鳴」寫成「牛郎織女」般的天賜良緣。

旋有感而試唱和、《七夕合詩二首》曰:「其一、銀漢迢迢隔萬重,牛郎織女訴衷衷。一弦共韻成佳偶,兩岸同心譜大風。詞與曲融堪比翼,筆兼音契若琴鍾。前人左氏開良例,林陸今朝繼勁松。其二、七巧鵲橋情意牽,吟詩樂韻總相關。知音難遇如星會,真愛長存似月圓。詞化丹心歌盛世,曲揚浩氣布人間。同聲唱和千秋在,比翼高翔共一天。」

我的如此合詩二首,用牛郎織女來引喻,左宏元與莊奴契合、林偉民與陸炳文投緣,倆情投意合之作,及琴瑟合鳴之好,祝諸君節日快樂!

「詩在遠方,夢在遠方;路在腳下,名在中山。看到陸總會長填的詞:《我是中山路人》歌,再讀《七夕合詩二首》,『詞化丹心歌盛世』句,均情真意切的表露出,走在中山路上,心想著一個人;腳下的路,向前延展,歌裡的人,恆常存在,心中的人,恆久不滅。

「我忍不住想回應這一首,多少人在心中唱過的歌,是的,我是中山路人,陽光映照的不是街名路牌,而是映照在百年前燃燒的心,中山先生曾說:『天下為公』。這四個字像風一樣勁,吹過時代青年的胸膛,吹進黎明前最黑的夜。在車水馬龍的路口,那個名字,不只是一塊路牌,而是一把民族覺醒的號角。

「走中山路,有多少人的腳步,印記在這條石板路上,我們丈量自己的良知與責任,念著百年前的火焰,點燃未竟的夢想與希望。《忠孝東路走九遍》,好唱好聽;陸總會長的《我是中山路人》,除了好唱好聽,還具有一個時代性的深刻意義。希望這首歌曲的完成,能傳遍神州各處,喚醒民族的靈魂。」臺灣文聯首席副主席林慧怜,今看讀詩歌後跟上腳程補述,其實也是一首既優雅、中肯、動聽、又耐人尋味的好歌詞。


  • 責編:
0

閱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