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百科 > 藝術 >

書品

2019-08-27    作者:zwbk   來源:中文百科   VIEW:

→ 另有中國早期書論體裁之一條目「書品」,見「書品(書論體裁)

《書品》(英語:Grading of Calligraphers),中國南朝梁書法評論著作。庾肩吾撰。庾肩吾工書法,擅長詩賦,原有文集,已佚,明人輯有《庾度支集》。唐張懷瓘《書斷》,列他的隸、草書為能品。《書品》1卷,列自漢至齊、梁擅長正、草書的書法家123人,效《漢書·古今人表》之例,分上中下3等,每等各分3品,共9品。前有總序,每品各有論。總序論述文字的起源與造字的規律,各種書體的特點和使用。上之上列張芝、鍾繇、王羲之3人,上之中列崔瑗等5人,上之下列索靖等9人;中之上列張超等15人,中之中列魏武帝(曹操)等15人,中之下列羅暉等18人;下之上列姜詡等20人,下之中列楊經等15人,下之下列衛宣等23人。

概述

作為「品第」類著述的開山之作,是最早自成體系的書論。它與鍾嶸《詩品》,謝赫《畫品》一起稱為南朝藝文品評的代表作。

《書品》載漢代至齊梁能書者一百二十三人,分上中下三品,每品又各分上中下三等,可見是嚴格採取了「九品論人」的方式。每品系以短論,又有總序冠于其首。然今傳世本又唐人魏徴闌入,且其原序中明言收一百二十八人,故可以知道今天的版本為後人增刪,或有脫訛,然其文最早見於張彥遠的《法書要錄》,且體例精嚴,論述中肯,行文也符合齊梁風格,故非虛脫之作。

《書品》的出現上繼羊欣《采古來能書人名》,王僧虔《論書》和袁昂的《古今書評》等文,而下開李嗣真《書後品》,張懷瓘《書斷》,朱長文《續書斷》,包世臣《國朝書品》等作,因而它的產生在書論史上有重要的意義。

庾肩吾把漢至齊梁的一百二十三位書法家按上上,上中至下中,下下的九品法論列,與九品中正制相類似。庾肩吾的《書品》既是前人書法品評經驗積累下的產物,又是「品」文化現象盛行中的代表作。

書品方法,或以物喻書,或以人喻書,透過這兩種比喻來勾連書法本題的點畫形象和藝術意象,這幾乎是一種唯一的選擇,否則難狀書法之美。《書品》當然不可能擺脫此窠臼。庾肩吾的審美罰法把筆勢運動和以物,以人喻書交融起來,結合師承淵源,綜合了前人的書法審美經驗。

庾肩吾《書品》分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品,「上之上」首列張芝、鍾繇、王羲之三人,云:「若探妙測深,盡形得勢,煙華落紙將動,風采帶字欲飛,疑神化之所為,非世人之所學,惟張有道、鍾元常、王右軍其人也。」 庾肩吾《書品》亦首列張芝、鍾繇、王羲之,將此三人置於「上之上」品。但是這種張、鍾、王的排序,並不代表庾氏對張、鍾、王三人書藝高下的斷定,更多的只表明此三人生活的時代順序。真正代表了庾氏對張、鍾、王三人高下的品評之語,應是隨後的「論曰」:張工夫第一,天然次之,衣帛先書,稱為草聖。鍾天然第一,工夫次之;妙盡許昌之碑,窮極鄴下之牘。王工夫不及張,天然過之;天然不及鍾,工夫過之。庾氏在此雖未明確標示出張、鍾、王三人的高下,但其所謂「天然第一」、「工夫第一」的評語,實乃高下之論。因為「天然」即「自然」,乃魏晉南北朝藝文評論中的最高範疇。庾肩吾以鍾繇「天然第一」,王羲之「工夫不及張,天然過之」,張芝「工夫第一」。這就說明在他心目中,張、鍾、王的藝術地位應是鍾第一,王次之,張再次。

特色

庾肩吾論書尚奇巧新麗,表現了對聲色之美的嚮往。他本人注重表現形式和感官愉悅的審美情趣,與其在宮體詩創作中力求聲色之美的趣尚是一致的。庾肩吾評書的另一個顯著特點便是他繼承了王僧虔以「天然」與「人工」作為論書標準的理論。

庾肩吾品書雖然僅以上下標目,其實已開後世「神」「妙」「能」三品論書之先河。他對「神」的描述在其對張芝,鍾繇和王羲之書法的評述中可見。

總之,《書品》是漢魏以來人物品評之風在書論上的反映,它不僅體現了蕭梁時代的審美趣尚,而且確立了後世品書的形式。然而庾氏對前代書家的評論未皆能切中肯綮,故未免受後人訾議。

  • 責編:admin
0

閱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