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百科 > 藝術 >

匡廬圖

2019-09-05    作者:中文百科香港   來源:中文百科   VIEW:

匡廬圖(漢語拼音:kuāng lú tú),中國畫。五代荆浩作。絹本立軸。水墨。畫面為全景山水,立式構圖。中央高峰挺立,左右層巒錯落,磴道沿懸崖盤旋而上。瀑布縷縷,扶搖而落。下有寒汀野水,村舍農屋。筆墨皴染兼備,滋潤渾厚。

作者:荆浩

創作年代:五代

規格:185.8cm×106.8cm

材質:絹本水墨

美術作品:匡廬圖

本幅畫「匡廬」的標題,乃是根據元人柯九思在畫上所題「寫出廬山五老峰」而來,畫中描繪崇山峻嶺、群峰環抱之勢,疊嶂聳入雲霄,瀑布直瀉、飛流直下三千尺,正符合騷人墨客心中完美的廬山形象。廬山,它也是隱士喜愛結廬之地,畫中可見山間屋舍內,擺設有書法屏風,有童僕攜琴而入,點出高士隱居的主題,這應當是後人認為本圖作者為荆浩的原因之一。

從畫面上看,這幅畫是「鳥瞰式」的全景構圖,畫家從不同的視點去觀察山峰、村屋、路徑和飛流的瀑布,並把牠們巧妙的融合在一起,使整個畫面的空間層層推進,將最高的主峰置於群峰的簇擁之中,更顯得氣象萬千,氣勢磅礴,表現出了一種「天地山水之無限,宇宙造化之壯觀」的局面,從而體現出了北方山水的壯觀和美麗。

荆浩(約850-?),五代後梁畫家。字浩然,自號洪穀子。河南沁水人(今河南濟源,一說山西沁水)。因避戰亂,常年隱居太行山。一生博雅好古,擅畫山水,精於寫生。師從張璪,吸取北方山水雄峻氣格,作畫「有筆有墨,水暈墨章」,勾皴之筆堅凝挺峭,表現出一種高深迴環、大山堂堂的氣勢,為北方山水畫派之祖。荆浩的山水畫以畫面的宏偉其實而著稱。宋元人稱他的畫為「全景山水」。所著《筆法記》為古代山水畫理論的經典之作,提出氣、韻、景、思、筆、墨的繪景「六要」,被認為是第一部提出完備山水畫理論的著作。現存作品有《匡廬圖》、《雪景山水圖》等。

全圖由下而上,由近及遠,大致可分為三個層次,在境界上則是從「有人之境」而漸入「無人之境」。

第一個層次,畫面下端,一泓澗水,一葉扁舟,船夫撐篙正欲靠岸,似乎將觀賞者帶入畫境。由石坡而上,山麓畫有屋宇院落,竹籬樹木環繞,屋後有石徑抱危崖逶迤而上。崖腳煙水蒼茫,有長堤板橋,一人騎馬觀景,悠然自得。這一層可稱近景;第二個層次,可稱中景。兩崖間瀑布噴瀉而下,擊石分澗,似聞其聲。攀援而上,一橋橫架于溪澗之巔,兩邊危壁,松柏參差,矗立入雲。橋左方又一座林蔭庭院,窗明幾淨。這一層可謂漸入佳境;再往上,第三個層次,雖是遠景,卻分外醒目。主峰兀立,兩側煙嵐飄渺,諸峰如屏,相互映照。又一飛瀑如練直下,落入虛空,使人聯想起李白《望廬山瀑布》「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詩句。這一層次是畫中最佳勝境,也是畫家最著力處。

在筆墨表現上,《匡廬圖》雖還沒有完全擺脫唐以前山水畫的裝飾因素,但在真實感和體積感的追求上取得了重大突破。皴法的成功運用,是荆浩對山水畫技法發展的一個重要貢獻。此圖以中鋒畫山石,結態波曲,略似解索;山頭和暗處皴法類似小斧劈,再施以淡墨多層暈染,以表現陰陽向背。在唐代李思訓父子的青綠山水中,山石只有鐵線勾勒,然後填彩,藉助於暈染和色彩明暗表現凹凸起伏,當時還未形成皴法。歷史記載中的唐代水墨山水畫,至今未見公認的真跡,《匡廬圖》可以視為我國水墨山水畫初創時期的傑作。畫法皴染兼有,皴法用小披麻皴,層次井然。全幅用水墨畫出,充分發揮了水墨畫的長處,正如荆浩自己所說:「吳道子畫山水,有筆無墨;項容有墨無筆,吾當采二子之所長,成一家之體。」此畫的確具有非凡神韻和獨特風格。此圖右上端有「荆浩真跡神品」六字,傳為宋高宗筆跡。

參見條目

美術


  • 責編:admin
0

閱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