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百科 > 藝術 >

興山民歌

2019-09-02    作者:中文百科香港   來源:中文百科   VIEW:

興山民歌,分佈於湖北省宜昌市興山縣各鄉鎮及其東、南、北部的周邊地區。興山民歌源遠流長,蘊藏豐饒,國內音樂學界部分學者將其指認為「荆楚古歌」的遺存。此說可從曾侯乙編鐘,特別是本地區長陽縣出土的商周青銅鐘磬的音列結構中找到印證。

興山民歌音調奇特,常常使受過現代音樂訓練的人誤認為「唱不準」。其實,它在音階結構中含有一個介於大、小三度之間的音程,被命名為「興山三度音程」。興山民歌主要存在於興山薅草鑼鼓和興山喪鼓兩種載體之中,尤以薅草鑼鼓最為典型。但隨著時代的發展,興山薅草鑼鼓在生產勞動中幾乎絕跡。

興山縣漢時屬南郡,三國吳景帝永安三年(260)析秭歸北界置興山。興山位於大巴山余脈,長江西陵峽北側,東鄰宜昌市、保康縣,南連秭歸縣,北靠神農架林區,西接巴東縣。

興山民歌

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料

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公佈時間:2006年

類別:民間音樂

編號:Ⅱ-9

地區:湖北

申報地區或單位:湖北省興山縣

興山民歌

歷史溯源

經科學考證,興山民歌明確的歷史已有800多年。而從蘇東坡聽黃州人群聚謳歌,"其音亦不中律呂", 可推知此歌韻律已流傳900多年;劉禹錫《在建平聽里中兒聯歌》說:"聆其音,中黃鐘之羽",更是可將其歷史上溯至中唐。再與曾侯乙編鐘三度定律結構一致的特點來看,其歷史淵源一直可以上溯到2400多年前。特別是1992年出土的商周青銅"豬磬"的三聲結構關係與興山三度三聲腔民歌的結構幾乎相同,這也為其源遠流長提供了有力的佐證。

藝術特色

興山民歌的常見曲目有《征東》、《征西》、《薛剛反唐》、《十送》、《十想》、《五更》等。

興山古歌音調奇特,不見經傳,讓人不識音高、不辨調式、不易歌唱。其實,它在音階結構中含有一個介於大、小三度之間的音程,被命名為"興山三度音程"。這個獨特的音階證明瞭在荆楚音樂文化中存在著一個與樂器考古發現的律制相一致的口傳文化。

興山民歌的獨特不僅在於其音調本身的聽覺效果,還在於其獨特的審美情操。興山民歌歷來給"外來人"的感覺就是"悲",讓人覺得那是"哭死人的調子"。

從漢武帝立樂府到唐太宗制雅樂,都有楚音"哀傷"、"悲"的記載;所有對竹枝歌音調的描寫,都是千口同聲、毫無例外地唱"悲苦、愁絕"之調。直到今天,人們也認為興山民歌"音悲"。其實這種認識是與楚人的感覺大相徑庭的---楚人反以此音為樂!這只是不同地域的人審美心理不同罷了。所謂的反"悲"為"喜",正是荆楚古歌的美學特徵。

興山民歌揭示了荆楚古歌的原貌,為中國傳統音樂並未失傳提供了無可辯駁的鐵證,證明瞭中國傳統音樂頑強的生命力和穩定的遺傳性。

傳承意義

興山民歌的主要價值在於:興山古歌在一片失傳聲中傳承了下來,證明瞭我國傳統音樂頑強的生命力;證明我國有獨特的本土音樂;揭示了荆楚古歌的面貌;獨特的樂律學原理將豐富我國的音樂理論,填補世界音樂理論的空白;證明瞭我國民間藝術實踐中,存在著與出土樂器相一致的律學原理;揭示了350音分左右的音程是我國民族音樂中的一個久遠的、客觀存在的常規音程;見證了我國民間"雞鳴歌"唱法的持久性與科學性;作為文化紐帶,有助於我國南方多個民族文化的認同,促進文化交流,增強民族團結。

興山民歌是巴楚古歌難能可貴的遺存,它推翻了"中國音樂西來說",佐證了中國古樂並未失傳、中國也有自己本土音樂的學術爭議,其獨特樂律學原理對於研究我國古代音樂史、我國傳統民歌的傳承與變異等都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

就像一切活化石一樣,這門古老的藝術正面臨著絕跡的危險。一是因為其不見經傳,讓人不識音高、不辨調式、無法記譜、很難學唱。再者,隨著生產的發展,薅草在農村已被現代化的除草技術代替了,而興山民歌之所以能在興山流傳下來,就是有賴於薅草鑼鼓作為載體,一旦薅草鑼鼓澈底消亡,興山民歌必將隨之絕響。

興山民歌主要存在於興山薅草鑼鼓和興山喪鼓兩種載體之中,尤以薅草鑼鼓最為典型。但隨著時代的發展,興山薅草鑼鼓在生產勞動中幾乎絕跡,尚未謝世的薅草鑼鼓民間藝人90%均為70歲以上的老人,其傳承保護狀況令人擔憂。如不大力搶救保護,這個獨特的歌種將面臨失傳的危險。

參見條目

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 責編:admin
0

閱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