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百科 > 語言 >

漢語音韻學

2019-08-11    作者:中文头条   來源:中文百科   VIEW:

漢語音韻學(英語:Chinese Historical Phonetics),語言學的一個分支。研究漢語各個時期的語音系統及其歷史演變規律的學科。又稱聲韻學、漢語歷史語音學。中國傳統通常包括古音學、今音學和等韻學。研究的具體對象是一個音節(體現為一個漢字)聲、韻、調的歷史、現狀及其分合異同。漢語音韻學研究的材料很多,如古代的注音、古詩押韻字、漢字諧聲、古書異文、韻圖、譯音對勘、借詞、方言比較,以及切口、俚語、俗語、諧音等。

漢語音韻學起源於為漢字注音。漢字屬於表意文字,為了向讀者說明冷僻難識或多音的字,註釋家創造了注音。注音方法不斷發展和完善,至漢末發明瞭反切。相傳是孫炎發明的,而清末學者認為,是漢末學者共同創造的,孫炎只是第一個系統用反切為《爾雅》注音的人。通常認為,反切的產生就是音韻學的開始。清代學者利用反切逆推,研究某一時代的語音系統。清末陳澧在《切韻考》一書中提出了用系聯法考求聲韻類別的方法。陳氏運用此法,透過《廣韻》考證出《切韻》40個聲類、311個韻類。今天,學者們仍運用此法從事音韻學研究。

對上古韻部的研究,是從研究《毛詩》押韻開始的。北周學者沈重發現《毛詩》押韻有不和諧的地方,到宋代,《毛詩》韻腳不和諧的問題日益突出。這時,有些學者認為,某些押韻字可能有不同讀音,於是在押韻不和諧的地方逐字改讀,其原則是少數字服從多數字,代表人物是宋代吳棫。其主要著作有《毛詩叶韵補音》、《韻補》、《楚辭釋音》、《字學補韻》等,這些著作可以看成是研究古韻分部的萌芽。明末陳第也用《毛詩》、《楚辭》押韻來考證古韻,著有《毛詩古音考》、《屈宋古音義》、《讀詩拙言》等。自此古韻研究取得了突破性進展,認為古人的語音與今人的語音不同。陳第提出:「蓋時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革,音有轉移,亦勢所必至。」這一著名論斷澈底揭示了古今音不同的真諦,他也因此被後代學者譽為古音學的開路先鋒。清人顧炎武、江永、戴震、段玉裁、王念孫、江有誥等,也都以《毛詩》等先秦韻文的押韻作為研究對象。現代學者王力繼承了前人的研究成果,確定《詩經》韻29部、《楚辭》韻30部,並得到了學術界的普遍認可。

其次是諧聲。《說文解字》收字9,353個,80%以上是諧聲字,如淇、騏、祺、琪、蜞、麒、綦等,都以「其」字為聲符,牠們可能音同或音近。清代段玉裁在《六書音均表一·古諧聲說》中認為:「一聲可諧萬字,萬字而必同部。同聲必同部,明乎此而部分音變平入之相配,四聲之今古不同,皆可得矣。」他編制了《六書音均表二·古十七部諧聲表》,把所有可以用作諧聲的字都分別列在古韻十七部中。利用諧聲考求上古韻部的方法,今天的學者仍在使用。

同一部書的不同版本,或者不同的書記載同一事件,但用字句有所不同,通常把這種情況稱作異文。異文也可用於音韻學研究。如《詩·邶風·谷風》:「匍匐救之。」「匍匐」,《禮記·檀弓》引作「扶服」。清代錢大昕根據這類現象,得出「古無輕脣」的結論。又如《左傳·昭公十五年》有「費無極」這個名字,《漢書·古今人表》作「費亡極」,「無」與「亡」通用,一些學者把這種現象稱作「魚陽對轉」,利用這類材料研究古韻通轉問題。值得注意的是,利用異文作音韻學研究,要充分考慮異文產生的時代,較晚的異文不甚可靠。

聲訓是以音同、音近的字解釋字義,以達到說明文字通假、方言詞語變化、詮釋命名由來、推求語源等目的。聲訓約產生於戰國時代,《易經·說卦》訓釋:「乾,健也。坤,順也。……坎,陷也。離,麗也……」漢代極大地普及了這種註釋方法。此外,《說文解字》、《釋名》等著作也都大量運用了聲訓。清代朱駿聲在《說文通訓定聲》中大量運用了聲訓材料。

從先秦起,漢族與外國、外民族接觸和交往,記下了他們的地名、族名、國名等。《山海經·海內經》里有「天毒」,《史記·大宛列傳》里有「身毒」,都指今天的印度。漢武帝時的「匈奴」,是梵文Huna一詞的音譯。東漢明帝時,佛教傳入中國,音譯詞逐漸增多。唐代佛教的密教盛行,密教的經文中有大量咒語,咒語不能意譯,只能用漢字記錄其讀音,因而留下了大量音譯外文資料。唐初漢藏王室通婚,為表示世代友好,立碑結盟,碑文中有一大批人名、官名是雙語的,可以看作用漢字對譯藏文。當代學者羅常培、俞敏就曾用梵漢對音、藏漢對音研究相應時代的語音系統。日本、朝鮮、越南人記錄的漢字讀音,曾被瑞典學者高本漢在《中國音韻學研究》一書中加以利用。

現代漢語方言絕大多數是從中古音演變而來,都與《切韻》音系有著直接或間接的聯繫。高本漢所著《中國音韻學研究》一書是運用方言比較來研究音韻學的範例。

此外,直音注音法、借詞、切口、俚語、俗語、諧音等,都可用於音韻學研究。

漢語音韻學的發展歷史大致可分為4個時期。

①從漢代至北宋。這一時期的主要成就是發明反切和編制韻書。發明反切是音韻學的開始,韻書則匯集、貯存了大量可供音韻學研究的資料。東漢以後的佛經翻譯為等韻學的產生創造了條件。唐末五代產生了最早的韻圖和等韻學的基本概念。韻圖是對漢語語音系統研究的開始。顏之推等人提出了「南北是非,古今通塞」的問題;陸德明的《經典釋文》提出「古人韻緩,不煩改字」的論斷。這些都可以看成是漢語歷史語音學研究的開始。

②從南宋至清代中期。吳棫的葉音說首先為古韻分部;清初顧炎武的《音學五書》使古韻學走上科學的道路,它一方面排斥葉音說的任意性,另一方面建立了古今音不同的歷史觀。在這一階段,清代錢大昕開始研究古紐,提出了「古無輕脣」、「古無舌上」的論斷,對後來古聲母的研究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

③從清代陳澧撰寫《切韻考》至民國初期。陳澧運用系聯法詳細考證了《廣韻》一書的聲韻系統,得出了《廣韻》有多少聲類、多少韻類、聲類厘清濁、韻類四聲相承,以及韻類的等列、開口與合口、一字多音等情況分析,這與印歐語言學里「一種語言內部的上溯」大致相似。應該說音韻學研究從此已完全科學化,開始擺脫經學的附庸地位。此後研究《切韻》音,或用反切研究相應時代音系,推求上古聲韻,解釋古方言,調查現代方言,都以《切韻》音系為出發點。

④從高本漢發表《中國音韻學研究》開始。他把印歐歷史語言學的比較法引入漢語音韻學研究中。他先從現代漢語各種方言入手,再透過外國記錄的漢字讀音(高本漢稱為「域外方音」),如日本的吳音、漢音,朝鮮、越南保存的漢字讀音,用比較法上溯,推求並構擬了「七世紀長安音」(洛陽及其附近地區的通語音)。高本漢為漢語音韻學研究引進了新方法——歷史比較法,引進了新材料——漢語33種方言。他與陳澧的研究方法,在漢語音韻學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音韻學從此脫離經學而獨立,成為語言學的一個分支。

  • 責編:admin
0

閱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