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百科 > 語言 > 文字學 >

甲骨文

2019-08-18    作者:-1   來源:中文百科   VIEW:

甲骨文(英語:Oracle Bone Inscriptions),中國古代刻在龜甲和獸骨上的文字。絕大部分甲骨文發現於殷墟。殷墟在河南安陽市西北洹河沿岸一帶,包括小屯村、花園莊、侯家莊等地。這裡曾經是殷商時代後期(約前14~前11世紀)中央王朝都城所在地,故稱殷墟。

                        

甲骨文:商代刻在龜甲上的文字(河南安陽小屯殷墟出土)           甲骨文:商代刻在牛骨上的文字(河南安陽小屯殷墟出土)

殷墟發現的甲骨文是商代後期遺留下來的主要文字資料。牠們基本上是商代後期統治者的占卜記錄,大部分是為商王朝或商王個人占卜的記錄,小部分是為一些跟商王有密切關係的貴族占卜的記錄。商代統治者非常迷信,對很多事情,例如十天之內會不會有災禍,天會不會下雨,農作物能不能有收成,打仗能不能勝利,應該對哪些鬼神進行哪些祭祀,以至生育、疾病、做夢等事情,都要進行占卜,以瞭解鬼神的意志和事情的吉凶。占卜所用的材料主要是烏龜的腹甲、背甲和牛的肩胛骨。通常先在準備用來占卜的甲骨的背面挖出或鑽出一些小坑,這種小坑甲骨學家稱為「鑽鑿」。占卜的時候在這些小坑上加熱,使甲骨表面產生裂痕。這種裂痕稱作「兆」。甲骨文裡占卜的「卜」字,就像兆的樣子。

商代後期,為商王等統治者占卜的人員往往把占卜的事由、卜兆的吉凶以至後來是否應驗的情況,刻記在卜甲、卜骨上。這些文字就是一般所說的甲骨文,也有人根據牠們的用途稱作甲骨卜辭。商代人有時也在獸骨上刻記一些跟占卜無關的事情,通常把這類文字也稱作甲骨文。所以嚴格地說,甲骨文的範圍要比甲骨卜辭廣。甲骨文一般用刀刻出來,但是也有少量用毛筆寫的。

殷墟甲骨文是1899年被鑑定為古文字並且開始為金石學家們所收藏的。王懿榮為最早辨認和收藏甲骨文的人。100多年來,在殷墟陸續出土的有字甲骨已經累積到十幾萬片。不過其中只有一小部分是完整的或比較完整的甲骨,大多數是面積不大的碎片。與有字甲骨一起出土的,還有大量無字的卜甲、卜骨,因為當時在占卜以後並不一定都刻寫卜辭。

20世紀50年代之前,只有殷墟出甲骨文,所以一般就把殷墟甲骨文稱作甲骨文。50年代在鄭州商代遺址里發現過極少量的甲骨文,時代可能早於殷墟甲骨文。50年代以來,還陸續在一些地方發現了西周時代的甲骨文。其中,70年代在陝西岐山、扶風兩縣的周原遺址的發現比較重要。在這一地區已經發現了300片左右西周時代刻字的卜甲和卜骨,有少數甲骨的時代可能早到商代晚期。另外,還在山東濟南大辛莊發現了商代甲骨文。由於有了這些新的發現,人們現在已經不能在「甲骨文」和「殷墟甲骨文」這兩個名稱之間畫等號了。不過從數量對比上看,殷墟之外所出的甲骨文是微不足道的,中國已發現的古代甲骨文的主體仍然是殷墟甲骨文。

商王朝統治時期,頻繁進行占卜,需要刻在甲骨上的文字數量很多。在堅硬的甲骨上刻字,非常費時費力。刻字的人為了提高效率,不得不改變毛筆字的形狀,主要是改圓形為方形,改填實為勾廓,改粗筆為細筆,有時候甚至還簡化字形。

從殷墟甲骨文來看,當時的漢字已經發展成為能夠完整地記錄漢語的文字體系了,其單字數量已達4,000左右。其中既有大量指事字、象形字和會意字,也有很多形聲字。指事、象形、會意三種字,可以合稱為表意字。除了表意字和形聲字,假藉字在甲骨文裡也使用得很普遍。

殷墟甲骨文與現在使用的漢字相比,在外形上有巨大的差別。但是從文字的構造方法來看,二者基本上是一致的。牠們在文字構造上的不同點主要有二:

①在甲骨文裡表意字比形聲字多,在現代漢字裡形聲字比表意字多。

②甲骨文的象形程度比較高,大部分有表意作用。

這些表意字的字形,在現在漢字裡有很多已經完全喪失表意作用。例如「鹿」、「犬」二字,從牠們現在的字形來看,已經一點也看不出鹿和狗的樣子了。有些表意字的字形仍然有表意作用,但是其作用大都已經明顯削弱,有的字形的意義甚至已經被誤解。例如「伐」字,本來表示用戈砍人頭。後來的漢字裡的「伐」字,由於「人」旁和「戈」旁相離,被人誤解為人拿著戈進行攻擊。其實「伐」字的攻擊、征伐等意思,是從砍伐的意思引申出來的。現在所說的伐木工人的「伐」,比較接近「伐」字的原始意義。上述這些不同點,並沒有從根本上改變漢字這一文字體系的性質。

殷墟甲骨文記錄語言一般是很精確的。它所代表的商代後期的漢字,應該說已經是相當成熟的文字了。漢字萌芽的時代無疑遠遠早於商代後期;漢字由原始文字最後發展成為完整的文字體系的時代,也應該在商代後期之前。

  • 責編:admin
0

閱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