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百科 > 語言 >

類型語言學

2019-08-11    作者:中文头条   來源:中文百科   VIEW:

類型語言學(英語:Typological Linguistics),研究各種語言的特徵並進行分類的學科。又稱語言類型學。

語言類型研究的目的是建立人類語言類型體系,其方法是按某些特徵把語言分類,以尋找人類語言的普遍現象或近乎普遍的現象,並考察某一特徵存在於多少種語言之中,不問所研究的語言是否有親屬關係。

在語言類型研究方面有較大貢獻的是德國的K.W.von洪堡,美國的E.薩丕爾、R.雅柯布遜和J.H.格林伯格,英國的S.厄爾曼等。

語言分類

按形態學特徵對語言進行分類

遠在19世紀初期,德國語言學家F.von施萊格爾與其兄A.W.von施萊格爾就把世界諸語言分為三大類型,即孤立型、黏著型和屈折型。後來洪堡又增加了多重合成型。

孤立型 包括漢語、越南語、薩摩亞語等,其主要特徵有兩個:

實詞通常不帶文法標誌,如漢語單詞「信」不分單複數,可指一封信或幾封信。

句法關係主要靠詞序表明,如「我寫信」不能改為「我信寫」或「信寫我」。

黏著型 包括蒙古語、日語、芬蘭語、匈牙利語、土耳其語等,其特徵是一個詞根(或詞幹)前面,尤其是後面,有一串表示文法關係的詞綴,每個詞綴只表示一個文法意義,每個文法意義也只用一個詞綴表示,詞綴同詞綴之間界限分明,如土耳其語odalarimdan〔從我的(一些)房間裡〕是一個詞,其中詞根oda(房間)後面有後綴-lar(表示複數),-im(表示第一人稱單數的領屬關係,相當于漢語「我的」),-dan(表示離格)等。

屈折型 包括拉丁語、希臘語、阿拉伯語等,其特徵是用詞形的變化(屈折)表示文法關係,而且往往一個詞尾表示幾個文法意義,如拉丁語am-o(我愛)中詞尾-o同時表示現在時、主動態、第一人稱、單數、陳述語氣五項。

上述語言類型的劃分,並不是十分嚴密和準確的。後來有的學者又提出把人類語言劃分為兩大類型:分解型和合成型。孤立語屬於分解型,黏著語和屈折語(以及多重合成語)屬於合成型。20世紀60年代,格林伯格提出了計算黏著指數和合成指數的辦法,才使形態類型學可以用量化標準來評判。數據表明:同一類型的語言,其間也還有許多差異。有的語言還兼有幾種類型的特徵,如現代英語的有些動詞,一個詞形表示多種文法意義(go-es表示陳述語氣、現在時、主動態、第三人稱單數),類似屈折型;英語詞序比較固定,類似孤立型;但它的有些詞根前後可能有幾個表示文法意義的詞綴,每個詞綴只表示一個文法意義,詞綴同詞綴在語音上不融合在一起,界線分明,又類似黏著型,如英語的un-affect-ed-ly(不矯揉造作地)中的un-表示否定,-ed表示形容詞後綴,-ly表示副詞後綴,用黏著方式串聯在一起;所以有人說,英語是從古至今由屈折型走向孤立型的語言,或者說是由合成型走向分解型的語言。

按語音、文法或詞義特徵分類

1.按語音特徵對語言進行分類的方法很多,其中比較重要的一種是按詞的聲調分類。在聲調語言中,詞的聲調也是詞的結構的一部分,如現代漢語普通話陰平聲的「梯」的意義不同於去聲的「剃」。在非聲調語言中,詞的意義與聲調無關。除此之外,還可以看音位系統有哪些成分,元音和輔音在音位系統中各佔多大比重,一個音節由什麼音位以什麼方式構成等,以此作為對語言進行分類的標準。

2.按文法特點對語言進行分類,值得考慮的方法也很多。一般是同時考慮幾種特點,如詞序的移動是否影響文法意義,詞類是否有形態標誌,在句子中各詞類的形態是否要彼此配合等。有一種較為常用的分類法是按主語–謂語–賓語的位置分類,例如把現代漢語和現代英語歸入同一類,因為這兩種語言的名詞都不用不同的詞形分別表示主格或賓格,主語通常不能放在賓語的位置;把拉丁語、俄語歸入另一類,因為這兩種語言的名詞和代詞的詞形通常能表示出主格和賓格,主語和賓語就是調個位置也不改變文法意義。除此之外,也還有人用別的標準,如看各種語言的文法範疇(性、數、格、時等)各有什麼特點,在不同詞類中這些範疇各佔多大比重等對語言進行分類。

3.按詞義,也有許多分類法,其中之一是看詞義理據性的高低。理據性高的語言中有很多複合詞和派生詞,其意義可由其組成成分的意義推求,如漢語「頂」+「針」成為「頂針」,德語Fingerhut(頂針)也可由Finger(手指)和Hut(帽子)大致推測出其意義。理據性低的語言與此相反,它的單純詞很多,如法語dé,雖然也指頂針,可是從斷代看這是個單純詞,本身不能再加分析,不能從其組成部分求得其意義。

無論按語音、文法還是詞義分類,都只是許多方法中的一種,現在還找不到絕對的、完善的分類法。

尋找人類語言的普遍現象

類型學再向前走一步,便是人類語言共性研究。學者們發現了人類所有語言都具備的一些近似普遍的現象,比如:每種語言都有元音和輔音;都有音段成分(如單個的b、d、m)和超音段成分(如重音、句調);都有i、a、u這3個元音。據雅柯布遜說,一切語言都有塞音,但是非洲、美洲和波利尼西亞有些語言沒有擦音。幾乎所有語言都有詞類(如名詞、動詞等)和語素類(例如有自由語素,如「人、書」;有黏著語素,如「們」),幾乎都有複合現象(如木+器→木器)和派生現象(如木+頭→木頭)。

語言特徵的進一步研究表明:一種語言內部的各種特徵之間有各種聯繫;語言特徵還會隨時間的流逝而變化。

1.特徵與特徵之間的關係。有的語言學家提出「牽連規則」,例如,一種語言如果有塞音(如t)和塞擦音(如ts),就必有擦音(如s);如果有圓脣前元音(如y),就必有圓脣後元音(如u、o)。但反之不然。如果一種語言的句子中詞序是賓語+動詞型的,通常使用後置詞,如日語;如果是動詞+賓語型的,通常使用前置詞,如英語。如果有表示位置相近的詞,通常也能用它表示「大約」、「接近」,如漢語「接近三點鐘」的「接近」,拉丁語ad,英語about、around,俄語около,丹麥語omkring,法語vers等。

2.語言演變的趨勢。在漢語言史上,位於前元音i,y前面的舌根音k、k『、x曾經齶化,位於後元音、u之前則不發生齶化。在英語、俄語、法語、拉丁語、義大利語、西班牙語、德語、梵語等語言史中都有過類似的齶化現象。在詞形方面,印歐語和閃語中都有不少語言的名詞逐漸失去詞尾,但是動詞詞尾不易消失。

古英語形容詞有五個格,現代英語形容詞不再有格的範疇,詞形由繁變簡,由屈折型趨向孤立型。這類現象屬歷時類型學的研究對象。

學者們希望,透過語言類型研究,能發現語言演變的趨勢,揭示人類語言的特點,進而探索人類特有的思維方式,揭示語言與歷史背景、文化背景的關係。對於構擬原始語言、改進外語教學、創造人工智慧,語言類型研究也能給予一定的幫助。

  • 責編:admin
0

閱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