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百科 > 語言 >

簡體中文

2019-08-11    作者:中文头条   來源:中文百科   VIEW:

簡體中文(英語:Simplified Chinese,網頁語言代碼:zh-Hans),是現代中文的一種標準化寫法,與繁體中文(又稱正體中文)相對。簡體中文主要由傳承字以及1950年代以後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開始在中國大陸地區推行的簡化字所組成。目前,簡體中文主要在中國大陸,馬來西亞、新加坡,以及東南亞一些國家的華人社區中使用。過去簡體中文與繁體中文並存於聯合國各式文件中,然而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於1971年取代臺灣當局重返聯合國後,簡體中文成為聯合國六種法定文字之一。

簡體中文傳統上使用GB2312、GBK或GB18030編碼(但亦有使用UTF-8等編碼),作為計算機術語在計算機媒介上被廣泛使用,如各種軟體操作界面或文檔的「簡體中文版」。而「繁體中文版」(又稱「正體中文版」,通常使用「BIG5編碼」)是另一個獨立中文版本,跟簡體中文版互不相容。

在中國大陸,仍有一些漢字並未被簡化而繼續沿用,這些與繁體中文共通的漢字被稱為傳承字。

簡體中文和繁體中文除了漢字寫法(如簡化字和繁體字間,以及各地漢字寫法規範)的差異外,通常認為還存在詞彙上的差異。例如繁體中文裡多用的「原子筆」,在簡體中文中多用「原子筆」,繁體中文裡的「史達林」在簡體中文裡被稱為「史達林」,繁體中文裡的「北韓」在簡體中文裡被稱為「朝鮮〔此處指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繁體中文裡的「雪梨〔澳大利亞城市〕」在簡體中文裡被稱為「雪梨」等。由於有這種差異,「簡體用語」這種說法隨之產生。不過其實這並非繁簡中文本身的差異,而主要是由於使用兩者的人群,尤其是中國大陸和臺灣在20世紀中葉由於政治原因分隔後交流較少,造成了用詞習慣的差異。這種現象在1980年代以來由於科技術語的不同而更加明顯。而且,在同樣使用簡體中文的中國大陸、新加坡等地也存在一些用詞習慣的不同。因此,有人指出正確的提法應為「中國大陸用語」、「新加坡用語」等,而非「簡體用語」。

  • 責編:admin
0

閱覽: